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三定律对点训练: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1.(2018·揭阳模拟)在物理学史上,正确认识运动和力的关系且推翻“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这个观点的物理学家及建立惯性定律的物理学家分别是()A.亚里士多德、伽利略B.伽利略、牛顿C.伽利略、爱因斯坦D.亚里士多德、牛顿解析:选B伽利略通过斜面实验正确认识了运动和力的关系,从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错误观点;牛顿在归纳总结伽利略、笛卡儿等科学家的结论基础上得出了牛顿第一定律,即惯性定律,故选项B正确。2.(2019·寿光模拟)伽利略的理想实验是将可靠的事实和理论思维结合起来,更能深刻地反映自然规律,伽利略的斜面实验程序如下:(1)减小第二斜面的倾角,小球在斜面上仍然要达到原来的高度;(2)两个对接的斜面,让静止的小球沿一个斜面滚下,小球将滚上另一个斜面;(3)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上升到释放时的高度;(4)继续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最后使它为水平面,小球沿水平面做持续的匀速运动。请按程序先后次序排列,并指出它究竟属于可靠的事实还是通过思维过程得到的推论,下列选项正确的是(数字表示上述程序号码)()A.事实(2)→事实(1)→推论(3)→推论(4)B.事实(2)→推论(1)→事实(3)→推论(4)C.事实(2)→推论(3)→推论(1)→推论(4)D.事实(2)→事实(3)→推论(1)→推论(4)解析:选C根据实验事实(2)得出实验结果: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上升到释放时的高度,即(3),进一步假设若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小球在这斜面上仍然要达到原来的高度,即得出(1),继续减小角度,最后使它成水平面,小球将沿水平面做持续匀速运动,即(4),故C正确,A、B、D错误。3.(2019·玉溪调研)在谷物的收割和脱粒过程中,小石子、草屑等杂物很容易和谷物混在一起,另外,谷还有瘪粒,为了将它们分离,农民常用一种叫作“风谷”的农具分选。如图所示,它的分选原理是()A.小石子质量大,飞得最近B.草屑和瘪粒质量小,飞得最远C.草屑和瘪粒的惯性最大,飞得最近D.空气阻力作用使它们速度变化快慢不同解析:选D谷物脱粒后,谷粒、草屑及小石子的混合物在快速转动的轮子和皮带的带动下被抛出,此时谷粒、草屑及碎石的速度相同,由于小石子的密度最大,草屑的密度最小,所以小石子受到的空气的阻力对它的影响最小,则克服阻力运动最远;而空气的阻力对草屑的影响最大,克服阻力运动最近,谷粒介于它两个之间,故D正确,A、B、C错误。4.[多选]如图所示,在匀速前进的磁悬浮列车里,小明将一小球放在水平桌面上,且小球相对桌面静止。关于小球与列车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小球向前滚动,则磁悬浮列车在加速前进B.若小球向后滚动,则磁悬浮列车在加速前进C.磁悬浮列车急刹车时,小球向前滚动D.磁悬浮列车急刹车时,小球向后滚动解析:选BC由于惯性,小球要保持原来的匀速运动状态,若小球向前滚动,则说明磁悬浮列车在减速前进,若小球向后滚动,则说明磁悬浮列车在加速前进,故B正确,A错误;反之,若磁悬浮列车急刹车时,磁悬浮列车速度变小,小球由于惯性速度不变,则向前滚动,故C正确,D错误。5.一列以速度v匀速行驶的列车内有一水平桌面,桌面上A处有一相对桌面静止的小球。由于列车运动状态的改变,车厢中的旅客发现小球沿如图(俯视图)中的虚线从A点运动到B点,则说明列车是减速且在向南拐弯的图是()解析:选A由于列车原来做匀速运动,小球和列车保持相对静止,现在列车要减速,由于惯性小球必向前运动,故C、D错误;又因列车要向南拐弯,由做曲线运动的条件知列车要受到向南的力的作用,即桌子受到向南的力的作用,所以小球相对桌面向北运动,故A正确,B错误。6.(2018·苏锡常镇联考)关于惯性的认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后,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惯性也随之改变B.置于光滑水平面上的物体即使质量很大也能被拉动,说明惯性与物体的质量无关C.让物体的速度发生改变,无论多快,都需要一定时间,这是因为物体具有惯性D.同一物体沿同一水平面滑动,速度较大时停下来需要的时间较长,说明惯性与速度有关解析:选C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后,运动状态发生改变,但物体的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