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企业学院:《中小企业管理全能版》一八3套讲座+89700份资料《总经理、高层管理》49套讲座+16388份资料《中层管理学院》46套讲座+6020份资料《国学智慧、易经》46套讲座《人力资源学院》56套讲座+27123份资料《各阶段员工培训学院》77套讲座+324份资料《员工管理企业学院》67套讲座+8720份资料《工厂生产管理学院》52套讲座+一三920份资料《财务管理学院》53套讲座+17945份资料《销售经理学院》56套讲座+14350份资料《销售人员培训学院》72套讲座+4879份资料2003年2月12日最终修订中国城市发展战略绩效指标体系:最终报告联合国人居署福冈办事处2002年12月(修订稿)金京焕首席顾问韩国汉城大学经济学教授兼威斯康星-麦迪逊大学房地产与城市土地经济学客座教授__________________特别感谢对此项研究工作的协助一、引言通过筹备城市发展战略(),中国中央和地方的决策者和管理人员进一步认识到对城市管理的干预需要依照目的进行监控,并且要有明确的目标,从而使投资政策和发展战略可以随城市发展条件的变化而调整。在这一认识的基础上,从事发展的社会团体也进而加深理解,并且更加关注开发和运用绩效指标来进行城市的战略规划和管理。中国城市发展战略()绩效指标项目是由城市联盟资助的,受联合国人居署管理。该项目旨在协助长沙、株洲和湘潭地区()、贵阳、沈阳制定一整套绩效指标,把这些指标投入使用,并开发用于维护指标体系的机制。在此过程中,该项目寻求促动以强大的需求来驱动的方式发展并运用那些关系到重点优先战略以及关系到执行中国城市发展战略()过程中出现的操作方面的问题、尤其是扶贫问题的指标。项目的重点是辅助城市审查现行做法,包括定义和评估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措施和在城市管理主要领域的表现。此外,项目还要求体现出指标的价值,即城市管理者可以运用指标这一工具来调整政策、计划和项目投资方案及管理做法,以实现中国城市发展战略()的既定目标。项目的范围涉及长沙、株洲和湘潭地区()的三座城市、贵阳、沈阳。项目预定成果包括中国城市发展战略()绩效指标手册、项目最终报告和全国推广研讨会。中间投入包括给项目城市中对口机构的工作条款、总结所采取的行动和所取得的成果的考察报告、提出要解决的问题和推荐后续行动、研讨会发言以及为项目实施各阶段所备的一系列要点和指导。与众多涉及指标的项目不同,本项目的一大突出特征就是其所采取的自下而上、以需求驱动的方式。采用这一方式的原因是地方所有制对于实现项目的首要目标至关重要。项目的首要目标是在各城市执行中国城市发展战略()方案的同时,为每个城市配备可持续的监控指标体系。人们已经认识到并且接受了这一事实——因为指标不够标准化,在项目城市间进行比较或是在项目城市和其他城市间进行比较存在困难。人们也理解每个城市指标的设计都反映了该市对于指标价值的认识和该市收集数据的技术能力。所有参与项目的城市都对该项目高度重视,认识到指标体系的价值,并且在时间和财力的限度内尽其所能。这些城市履行了由首席顾问和联合国人居署亚太地区办事处提供的工作条款和基本指南中提出的要求。项目的最大成果是要制定一个指标体系供每个城市进一步改进并通过持续的努力来维护。本报告除引言外,还包括四大部分。第二部分分阶段评估项目的执行情况。第三部分总结主要经验教训和困难。第四部分提出了运用指标在其他地区改善城市管理的良好范例。最后一部分在前几部分讨论和发现的基础上,探讨了改进和维护指标体系的前景。二、项目执行本项目由城市联盟资助,由联合国福冈办事处和受聘于此项目的首席顾问管理。首席顾问的任务包括:1)提供项目的概念框架,2)为参与项目的城市的地区顾问确认并准备工作条款,3)指导、协调地区顾问的工作并为他们的工作扫清障碍,4)完成包括数据分析、一本说明手册、一份最终报告在内的项目成果,5)组织和促成一个全国推广研讨会,以便报告项目成果能吸引中国其他城市的参与。在执行所有这些任务的过程中,首席顾问都要和项目经理麦戴博·麦锡玛进行密切磋商,并得到后者的指导和支持。在项目的筹备阶段,首席顾问参加了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