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我国20世纪地理学发展回顾及新世纪前景展望VIP免费

我国20世纪地理学发展回顾及新世纪前景展望_第1页
1/14
我国20世纪地理学发展回顾及新世纪前景展望_第2页
2/14
我国20世纪地理学发展回顾及新世纪前景展望_第3页
3/14
第1页共14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14页http://www.davost.cn/html/lvyouxueren/wuchuanjun/index.html我国20世纪地理学发展回顾及新世纪前景展望吴传钧中国地理学会的前身中国地学会创建于1909年9月,她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学术团体之一。中国地学会的创立标志着中国地理学由古代地理学开始迈入近代地理学。缅怀我国地理学的建树和中国地理学会的创建与发展,要归功于创建中国地学会的张相文、白毓昆、傅增湘、蔡儒楷、袁希涛等先生,和倡立中国地理学会的竺可桢、翁文灏、胡焕庸等先生。而1934年中国地理学会的成立,反映了中国近代地理学的蓬勃发展。新中国建立后,1950年中国地学会与中国地理学会合并组成新的中国地理学会,则标志着我国地理学由近代地理学开始迈入现代地理学的发展过程。近半个世纪以来,通过全国地理界同仁的共同努力,我国地理学从工作规模、专业队伍、成果积累、学科建设和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等方面来衡量,无不光大前业,焕然一新。1地理学发展的回顾1.1中国古代地理学的发展我国古代地理学是我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古代历史学、文学和哲学都有所包融,基本上没有受到外国学术思想的影响而自成一格。早在战国前后,我国就出现了《山经》、《禹贡》等区域地理著作。从2世纪即开始,我国各地编撰的各类区域地理志、地方志迄今保存有1万多种。我国古代地理的研究在许多方面均领先于国际水平,如公元3世纪裴秀(224~271年)对地图的编制、6世纪郦道元(466~527年)发表第一部水文地理名著《水经注》、11世纪沈括(1031~1095年)对流水侵蚀作用和海陆变迁规律的记述、15世纪郑和(1371~1435年)大规模航海考察、17世纪徐霞客(1587~1641年)对岩溶地貌的研究等。15、16世纪,近代科学在欧洲兴起,世界地理大发现促使西方地理新思想的产生。洪堡(1769~1859年)及李特尔(1779~1859年)对地理的重要贡献以及达尔文的《物种起源》的出版促使了世界古代地理学迈入了近代地理学。19世纪,西方各国的地理学会开始陆续建立,1871年在比利时安特卫普召开了第一届国际地理大会,1922年成立了国际地理联合会(InternationalGeographicalUnion简称IGU),使地理研究开始走向国际化。而这一时期由于我国长期处于封建制度统治下,与世隔绝,使我国古代地理学缺乏发展动力。直到欧洲近代科学兴起后,近代科学技术才转辗传入我国,西方地理思想观念开始冲击和影响我国传统地理学的发展。1.2中国近代地理学的发展鸦片战争以后,外国侵略者纷纷派遣考察人员,深入我国内地进行地理、地质和资源考察,扩大和促进了西方近代地理学在中国的传播,加速了中国地理学的近代化。地理学作为了解世界的主要内容和手段,19世纪末在我国得到了迅速发展。许多外国地理著作被翻译成中文,介绍外国的地理环境、地理方法。新式学制的高等学校及中小学开始设置地理课程。特别是1909年9月中国第一个地理学术团体——中国地学会的创立,标志着近代地理学在中国的兴起。1899年,我国近代地理学的先驱张相文(1866~1934年)在上海南洋公学(上海交通大学的前身)首先教授地理课程,并在1901年编写、出版我国第一本《初等地理教科书》和《中等本国地理教科书》,这是我国自编地理教科书的肇始。1908年他编著的我国第一本普遍自然地理著作《地文学》出版。继1909年在天津成立中国地学会,把北方地学界的同行们组织了起来,1910年2月创办的会刊《地学杂志》,发表了不少具有近代地理学萌芽性质的文章,刊登的论文涉及到自然地理、文化地理、医学地理、人口地理、城市地理、历史地理、经济地理、政治地理、军事地理等众多领域。至1937年停刊,《地学杂志》共出刊181期,刊登文章1520余篇。1921年,我国近代地理学的奠基人和现代气象事业的创始者竺可桢(1890~1974年)在东南大学(中央大学和南京大学的前身)创办地学系,开始培养地理专业人才。1934年他联合丁文江、翁文灏、胡焕庸、张其昀、黄国璋等人在南京发起成立了中国地理学会,并创办了《地理学报》,标志着中国近代地理学的蓬勃发展。1937年日本侵华战争爆发,《地理学报》...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我国20世纪地理学发展回顾及新世纪前景展望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