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治区政务工作会的发言同志们:这次会议是在全区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工作座谈会、全国对口援疆工作会议和自治区党委七届九次全会(扩大)会议以及刚刚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的新形势下召开的,对于深化政务公开工作,推进政府自身建设和管理创新,为实现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创造良好的政务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下面,我讲几点意见。一、认真总结推行政务公开的成功经验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先后做出一系列重要决策部署。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行政务公开的意见》,明确和完善了政务公开的重要方针政策,为提升政务公开工作的整体水平奠定了基础。年4月,国务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年国务院第一次全体会议通过的《国务院工作规则》第一次写进政务公开并独辟一章,这一切标志着我国政务公开逐步走上法制化、规范化轨道。通过多年的努力,政务公开在全国各地政府日渐规范并逐步推开,成为各地政府施政的一项基本制度。政务公开的深入推进,对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和管理创新、保障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利、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这些年来,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紧密结合我区实际,将政务公开作为加强政府自身建设,不断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工作,精心组织,周密部署,不断提高行政机关及公共企事业单位工作的透明度和办事效率,努力拓宽人民群众参政议政的渠道,加大了内外监督力度,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有力地维护了自治区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在组织建设方面。为了加强对政务公开工作的领导,自治区成立了政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同时还在政府办公厅专门成立自治区政务公开办公室,具体负责我区政务公开工作。在制度建设方面。我区率先在全国制定出台了《自治区实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办法》,先后制定出台了《自治区政府信息公开目录编制规范(暂第1页共9页行)》、《自治区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查工作规定》、《自治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信息发布及内容管理规范》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指导各地各部门开展政务公开工作。在理论建设方面。我区加大了政务公开理论研究工作力度,取得了较好的成效。自治区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办公室与自治区党校、大学、社会科学院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以及社科联、日报等单位携手合作,以自治区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规划为平台,积极进行理论研究,填补了社科领域政务公开工作理论研究的空白,对我区政务公开工作的开展产生了积极的指导作用。在硬件建设方面。目前,全区共有9个地州34个县(市)建立了行政服务中心,部分地州正在积极规划建设之中。大部分地州市都在各级国家档案馆、图书馆设立了政府信息查阅点。全区100%的县市开通了本级政府网站,开展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14个地州市、25个政府部门及直属机构通过网站开设了“政府信息公开”专栏。《政府公报》的发送量维文、汉文分别达到13000多份、28000多份,覆盖全疆各地。同时,各地、各部门按照中央和自治区的总体部署狠抓政务公开工作落实,在打造服务平台、加强效能建设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大胆尝试,政务公开的理念不断深入人心、范围不断扩大、内容不断规范,为政府自身建设,为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促进作用。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各级政务公开工作干部的辛勤工作和无私奉献。在此,我代表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向多年来在政务公开工作战线上扎实工作、奋发进取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亲切的问候。在长期实践中,各地、各部门不断探索,不断深化对政务公开工作规律的认识,积累了很多宝贵的经验。一是必须加强领导。政务公开是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建设法治政府重要举措,是政府施政的一项基本制度,涉及到所有行政机关、事业单位,抓好政务公开工作关键在领导。我区政务公开工作实践证明,只有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各地、各部门的目标责任,密切协调配合,各方形成合力,才能确保政务公开工作得到有效推动和深入开展;只有充分调动各部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切实发挥领导机构的职能作用,第2页共9页深入调查研究,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