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建工程主要项目施工技术方案目录第一节工程测量放线一、施工准备二、测量放线及垂直度控制目标三、测量控制系统四、施工平面测量控制五、标高测量控制六、工程沉降观测第二节±0.00以下工程一、基础施工顺序二、施工测量放线三、土方开挖四、承台、底板施工五、±0.00以下模板工程六、钢筋工程七、混凝土工程八、电梯井施工九、地下室防水工程17十、地下室各部位施工做法及用料十一、大体积砼施工技术措施十二、后浇带施工十三、土方回填夯实第三节主体工程一、模板工程二、钢筋工程29三、混凝土工程四、砌砖工程第四节外脚手架工程一、外墙脚手架工程二、构造要求及技术措施三、脚手架搭设和拆除施工艺四、防雷避电措施五、钢管脚手架的验收和保养六、脚手架搭设的安全技术措施七、脚手架上施工作业的安全技术措施八、脚手架拆除的安全技术措施九、文明施工要求十、设计计算第五节门窗工程一、铝合金玻璃窗制作加工二、铝合金玻璃窗安装三、玻璃幕墙施工第六节装饰工程一、顶棚装饰二、外墙装饰工程施工三、主要内墙面装饰工程四、主要楼地面工程第七节屋面工程第八节防渗漏工程施工措施一、结构自防水二、卫生间防渗漏三、砌块外墙体的防裂、防渗漏措施四、砼屋面防渗措施第九节给排水工程一、主要施工流程二、施工安装技术要求三、质量标准四、成品保护五、质量通病预防及注意事项第十节电气管线预埋工程一、电器配管第十三节防雷施工一、防雷施工方法二、安装要求本工程主要内容施工技术方案第一节工程测量放线一、施工准备测量放线工序流程图仪器检验→制订测量方案→高程控制→现场放线→测量复核→沉陷观测二、测量放线及垂直度控制目标本工程±0.00以上为22层,建筑总高度为104m,按规范要求,建筑物层间垂直度测量偏差不应超过3mm,全高垂直度测量偏差不应超过3H/10000(H为建筑总高度),且不应大于20mm;层间标高测量偏差不应超过±3mm。施工时,对测量放线及垂直度进行严格控制,保证达到设计及规范要求。三、测量控制系统本工程施工测量控制系统主要分为垂直度测量控制,施工层平面测量控制,标高测量控制三大项目。其中,垂直度测量控制比一般复杂,主要使用光学垂准仪,是测量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平面测量控制利用垂直度控制点,采用经纬仪和钢尺,用直角坐标法和极坐标法进行平面定位放样;标高测量控制采用水准仪控制起始标高位置,准确地测设各层的标高。1、为保证本工程施工的垂直度,本工程采用内控方式。在建筑物内建立控制网,在控制点上直接用仪器通过各层楼板在投测位置所预留孔洞向上作垂直方向的投测和传递。2、垂直控制点平面布置本工程平面形状呈长方形分成四个区间,为方便测量,在每栋区间二层楼面选择四个控制点,组成长方形控制网,长方形的四边为控制轴线。控制网的边长用50m普通钢尺加10kg拉力悬空丈量两次。量边精度要求不低于1/10000,八角用JDJ5E电子经纬仪(北光仪器厂)施测,精度不低于±20"。控制点的建立是先预埋Ф10×100钢筋,将钢筋插入预定位置后浇注混凝土定位,再在钢筋顶面刻十字线定位定点(刻线交点直径0.5mm)。钢筋顶端露出地面5mm,点位砌保护井加盖保护。二层以上各层楼面浇筑混凝土时,在对应控制点位置处均预留250×250mm垂线传递孔,并在留孔处四周砌设200mm高阻水圈。3、垂直度控制层段的划分与各层段的传递投测为提高功效和防止误差积累,顾及仪器性能条件和削弱施工环境(如温度)的影响,缩短投影测程,采用分段控制,分段投点的方式。4、垂直度控制电梯井建立独立垂直度控制,内筒电梯井待每层拆模后,弹出电梯井中线,用钢尺量取中线与相应控制轴线的垂距,算出偏差值,以保证电梯井的垂直度达到规范要求。四、施工平面测量控制每层四个控制点标定后,即检测所组成的井形网,各角用JDJ5电子经纬仪测两测回得角值BI′,边长用固定使用的钢尺悬空丈量两次,取平均值作边长Si'。与首层相应的BI、SI比较,当△B≤±20”,边长相对误差≤1/10000时,说明控制点引投满足要求,然后以投得的控制点弹出控制轴线(墨线),以墨线为依据,按设计的几何尺寸与控制轴线的关系,用直角坐标和极坐标法进行放样定线,依次放出主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