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实施工作http://www.moe.edu.cn/zhuanti/jyxxh/shifanqu/index.htm目录《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背景...............................................................................................3《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简介...............................................................................................5《标准》实施办法..................................................................................................................7标准相关文件..........................................................................................................................9《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实施办法(试行).....................................................................12《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示范软件介绍14《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背景一、目前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情况和发展趋势教育管理信息的标准化是整个国家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基础,是将来实现全国范围内教育信息资源交流与共享的必要条件。1991年原国家教委就开始组织教育管理信息的标准化研究,并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的一系列管理基本信息集(包括“高校教职工管理基本信息集”、“高校学生管理基本信息集”、“高校仪器设备管理基本信息集”等),对推动普通高校的管理信息化工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相对整个国家各级教育管理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来讲,原有的这些标准还远远不够,难以满足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要求。随着教育管理信息化工作的逐步深入,也逐步暴露出一些问题,并且已经开始影响到教育管理信息化工作的健康发展。其中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就是教育管理信息化的标准规范问题。二、目前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原有的管理信息标准不完备,缺少一套完整的教育管理信息标准由于缺乏一套完整的教育管理信息标准,目前许多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均根据各自工作的需要采用相应的管理信息,这些信息不仅不规范、不完整,且互不兼容,难以进行信息交流。随着全国性的教育管理信息网络的逐步建立,这些信息的价值和作用将难以得到体现和发挥,有的甚至会成为信息垃圾。2.软件设计不规范,兼容性差软件是教育管理信息化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缺乏一套完善的软件设计规范,目前各级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使用的教育管理软件大多属于单位自己或委托公司和科研单位开发,或由上级部门下发,或从软件公司购买,存在较多设计不规范、兼容性差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包括:(1)软件开发平台很多,应用水平参差不齐。目前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使用的管理软件很多,来源也很复杂,同一类软件也有多个版本,且互不兼容,低水平重复开发现象严重。(2)软件设计灵活性不够,扩充性和开放性较差。目前大多数管理软件的设计对技术发展和教育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差,稍有变化即难以使用,造成一些软件不能得到长期稳定的应用。(3)适合网上应用的软件较少。目前大多数软件的应用局限在单机或小型局域网上,缺乏在大型网络,如办公网、校园网、城域网、互联网上应用的软件。3.缺乏一套完整的网上信息交换规范通过网络实现不同教育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需要一套完整的网上信息交换规范,由于缺乏这样一个规范,已开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育部门间的网上信息交流。4.缺乏对教育管理信息化工作的指导和管理管理信息化工作是一项全新的事业,发展速度很快,对技术的依赖程度高。由于缺乏对该项工作的指导和管理,造成财力、物力、人力资源的浪费十分惊人。在教育管理信息化的建设过程中,普遍存在重硬件、轻软件和应用的现象,使得许多系统建立后成为“摆设”,不能及时发挥作用。由于硬件设备贬值速度很快,投入较大(一般一个办公网或校园网的投资在几十万元到几百万元之间),因建立的管理信息系统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应用而造成的资金浪费的现象是非常严重的。以上问题如不加以很好的解决,不仅会造成教育管理信息资源和各种人力、物力、财力的巨大浪费,还会严重影响我国教育管理信息化工作的健康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