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清洁生产概述第一节清洁生产的定义及主要内容一、清洁生产的定义及主要内容清洁生产的概念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于1989年5月首次提出,但其基本思想最早出现于1974年美国3M公司曾经推行的实行污染预防有回报“3P(PollutionPreventionPays)”计划中。UNEP于1990年10月正式提出清洁生产计划,希望摆脱传统的末端控制技术,超越废物最小化,使整个工业界走向清洁生产。1992年6月在联合国环境与展大会上,正式将清洁生产定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先决条件,同时也是工业界达到改善和保持竞争力和可盈利性的核心手段之一,并将清洁生产纳入《二十一世纪议程》中。随后根据环发大会的精神,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调整了清洁生产计划,建立示范项目及国家清洁生产中心,以加强各地区的清洁生产能力。1994年5月,可持续发展委员会再次认定清洁生产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自从清洁生产提出以来,每两年举行一次研讨会,研究和实施清洁生产,为未来的工业化指明了发展方向。中国对清洁生产也进行了大量有益的探索和实践。早在70年代初就提出了“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利用,化害为利”的环境保护方针,该方针充分体现和概括了清洁生产的基本内容。从80年代就开始推行少废和无废的清洁生产过程。在90年代提出的《中国环境与发展十大对策》中强调了清洁生产,1993年10月第二次全国工业污染防治会议将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实现经济持续发展用作实现工业污染防治的重要任务。2003年1月1日,我国开始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这进一步表明清洁生产现已成为我国工业污染防治工作战略转变的重要内容,成为我国实现可持发展战略的重要措施和手段。二、清洁生产的定义清洁生产是一项实现与环境协调发展的环境策略,其定义为:“清洁生产是一种新的创造性的思想。该思想将整体预防的环境战略持续应用于生产过程、产品和服务中,以增加生态效率和减少人类及环境的风险。——对生产过程,要求节约原材料和能源。淘汰有毒原材料,减降所有废弃物的数量和毒性;——对产品,要求减少从原材料提炼到产品最终处置的全生命周期的不利影响;——对服务,要求将环境因素纳入设计和所提供的服务中。从上述定义可以看出,实行清洁生产包括清洁生产过程、清洁产品和服务三个方面,对生产过程而言,它要求采用清洁工艺和清洁产生技术,提高能源、资源利用率以及通过源削减和废物回收利用来减少和降低所有废物的数量和毒性。对产品和服务而言,实行清洁生产要求对产品的全生命周期实行全过程管理控制,不仅要考虑产品的生产工艺、生产的操作管理、有毒原材料替代、节约能源资源,还要考虑产品的配方设计、包装与消费方式,直至废弃后的资源回收利用等环节,并且要将环境因素纳入到设计和所提供的服务中,从而实现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中,也明确规定,所谓清洁生产,是指不断采取改进设计,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料,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与设备,改善管理、综合利用从源头消减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或者避免生产、服务和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以减轻或者消除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并对清洁生产的管理和措施方法进行了明确的规定。三、清洁生产的主要内容清洁生产要求实现可持续的经济发展,即经济发展要考虑自然生态环境的长期承受能力,使环境与资源既能满足经济发展要求的需要,又能满足人民生活的现实需要和后代人的潜在需求,同时,环境保护也要充分考虑到一定经济发展阶段下的经济支持能力,采取积极可行的环境政策,配合与推进经济发展进程。这种新环境策略要求改变传统的环境管理方式,实行预防污染的政策,从污染后被动治理变为主动行进预防规划,走经济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据此清洁生产应包括如下主要内容:(1)政策和管理研究;(2)企业审计;(3)宣传教育;(4)信息交换;(5)清洁技术转让推广;(6)清洁生产技术研究、开发和示范。清洁生产强调的是解决问题的战略,而实现清洁生产基本保证是清洁生产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因此清洁生产也具有一定的时段性,随着清洁生产技术的不断研究和发展,清洁生产水平也将逐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