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底部充胶工艺规范VIP免费

底部充胶工艺规范_第1页
1/3
底部充胶工艺规范_第2页
2/3
底部充胶工艺规范_第3页
3/3
底部充胶(Underfill)工艺标准1、目的分散芯片(BGA)与基板(PCB)来自温度变化和物理冲击所产生的应力以及使CTE更为匹配,增加产品抗震抗冲击能力,避免造成芯片与基板之间焊点断裂导致功能失效。2、适用范围所有龙旗客户要求点胶的产品项目。3、职责3.1、评估外协厂底部充胶的设备及工艺。3.2、检验外协厂底部充胶是否满足质量要求。3.3、指导外协厂制定底部充胶作业指导书。4、定义运用底部密封胶对元件底部进行灌充,胶水通过毛细作用的原理迅速渗透到元件底部锡球间隙,再进行烘烤使胶水固化。见下图5、内容5.1、胶水规格及储存条件(推荐使用胶水型号为:乐泰3513)产品应用工作寿命@25℃推荐固化条件固化后颜色粘度@25℃TgCTE(1)储藏温度(冰箱)[CPS][℃][ppm/℃]3513低温固化7天5~10分钟@125℃(±5℃)透明400069635℃5.2、胶水固化温度曲线参数(推荐使用)5.3、Underfill充胶孔设计要求5.3.1、BGA点胶边与屏蔽支架间距D≥3.0mm,见图1。5.3.2、基带屏蔽盖采用单件设计后,需设计点胶和目检口,充胶口宽度为2.5mm,长度与芯片单边相等;目检口长度*宽度为1.5mm*1.0mm,见图2。5.3.3、BGA充胶边缘相邻器件尽可能摆放0402器件;充胶边缘(d1)3.0mm范围内没有电子结构件和定位孔,见图3。5.3.4、如果因屏蔽盖尺寸限制及结构的特殊要求,可采用从屏蔽盖侧面开充胶孔,见图4。5.3.5、测试点及金PAD需远离点胶位置(>3mm)﹐否则易被密封胶覆盖影响测试,见图5。5.4、Underfill填充方式根据元件底部锡球的分布情况,元件与PCB之间的间隙及元件的尺寸,可采用I型和L型充胶方式。建议元件本体面积≤10*10mm采用I型充胶方式,本体面积>10*10mm采用L型充胶方式。I型拖胶方式L型拖胶方式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底部充胶工艺规范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