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新课程改革论文:新课改下对高中“创新教育与化学教学实验设计”案例VIP免费

新课程改革论文:新课改下对高中“创新教育与化学教学实验设计”案例_第1页
1/8
新课程改革论文:新课改下对高中“创新教育与化学教学实验设计”案例_第2页
2/8
新课程改革论文:新课改下对高中“创新教育与化学教学实验设计”案例_第3页
3/8
第1页共8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8页新课程改革论文:新课改下对高中“创新教育与化学教学实验设计”案例的探讨摘要由于新课改的展开,在高中关于“创新教育与教学实验设计”的问题是我们目前面临的一大核心问题。按部就班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当今新的教学理念。如果将课堂教学实验方法稍作修改,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更符合课改的理念和要求。关键词新课程改革创新教育实验设计探讨由于课改的展开,在高中新课程改革下关于“创新教育与教学实验设计”的问题是我们目前面临的一大核心问题。按部就班的教学方式,已经不是很适合当今的新的教学理念。如果将课堂教学实验方法稍作修改,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更符合课改的理念和要求。由江苏教育出版社提供的高一化学教科书——化学模块教学必修1—专题1,第二单元中的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中的物质的分离与提纯(第19页)中观察与思考关于“萃取”的实验。笔者认为,在做“萃取”实验时,能将溴的萃取和碘的萃取一起做,这样效果会更好,会让同学们相信:合适的“萃取剂”确实可以将溶质从它的原溶液中提取出来。而且溴和碘在有机溶剂尤其在今后经常遇到的“ccl4”有机溶剂中呈现出的“美丽”的色彩,可以鉴定第2页共8页第1页共8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8页“br2”和“i2”的存在,为以后的教学带来方便。课本原实验设计为:已知四氯化碳是一种难溶于水的无色油状液体,密度比水大,常用作溶剂。请完成下列实验:在两支试管中各加入2~3ml溴水,再向其中一支试管中滴加1ml四氯化碳(ccl4),振荡,静置。观察并比较两支试管中的实验现象。现象:出现分层,且上层接近无色,下层为橙红色。原因是四氯化碳(ccl4)将溴单质从溴水中“萃取”了出来,而溴在氯化碳(ccl4)中能呈现出特殊的“色彩”—橙红色。可是这个实验只能让学生看到溴在氯化碳(ccl4)中能呈现出特殊的颜色,可是其他物质可以不可以呢,这样有的学生不敢相信,产生了怀疑的心理。为了消除这个心理,笔者认为可以在实际的教学中将实验稍作修改。取四支干净的试管,分别给试管编号:a、b、c、d。在a、b试管中各加入2~3ml溴水,在c、d试管中加入2~3ml碘水,再向a、c试管中滴加1ml四氯化碳(ccl4),振荡,静置。观察并比较两支试管中的实验现象,现象:a、c试管均出现分层现象,且都是上层接近无色。但是在a试管的下层为橙红色,而在c试管的下层为紫红色。第3页共8页第2页共8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3页共8页通过这个现象,可以知道,“br2”和“i2”可以在有机溶剂中呈现特殊的颜色,利用这一点,可以鉴定“br2”和“i2”的存在,因为碘单质的生成和存在的鉴定方法也很重要,所以为以后这个知识点的应用埋下“伏笔”。如专题2,第二单元中的钠、镁及其化合物(第51页)中碳酸钠(na2co3)的性质与应用这一课时的教学,关于碳酸钠(na2co3)的性质实验的教学设计,其实很多教过高中化学的老师都对此很熟悉,笔者认为在做探讨碳酸钠(na2co3)的性质实验时,如果同时又能使之与碳酸氢钠(nahco3)的性质作个比较,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也就是在教学时适当对实验方法进行作个改进,这一点,本人在教学时已经应用,感觉效果良好。课本只是安排做了关于碳酸钠(na2co3)性质的课堂实验,而似乎与碳酸氢钠(nahco3)没有任何关系,可是在活动与探究时却安排了关于“区别na2co3和nahco3”的实验方案的设计的探究活动。笔者认为,由于课堂教学时间有限,这样不利于教师在教学时将na2co3和nahco3的部分性质作比较。如:两者水溶液的酸碱性、同浓度下溶液酸碱性的强弱、与酸反应的现象以及与石灰水(ca(oh)2)等反应的现象比较。但是课本只是给了一个表格,从语言上表达了二者的部分性质区别,由于部分学第4页共8页第3页共8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4页共8页校教学条件有限(如有些偏远的条件不足的农村学校),不能满足所有的学生都来做这个探究性实验,部分学生就不能很好的掌握...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新课程改革论文:新课改下对高中“创新教育与化学教学实验设计”案例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