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型框架结构转换层钢桁架组合吊装技术[摘要]本文根据南京市电信局鼓楼多媒体通讯大楼工程的的施工实践,介绍了在巨型框架结构施工中应用塔吊-龙门吊组合吊装技术高空安装大跨钢桁架的施工方法,着重阐述了二次吊装就位法的原理、施工工艺及相应的技术措施。实施结果表明,组合吊装技术应用于高层结构转换层钢桁架吊装,经济合理,安全可靠。[关键词]钢桁架龙门吊组合吊装楼面平移楼面起吊空中平移南京电信局鼓楼多媒体通讯楼,主楼地下2层,地上30层,总高度149.5m,建筑面积40770m2。该工程由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南通市第六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施工,江苏建科建设监理有限公司监理。图1转换层结构平面图图2主楼立面及钢桁架吊装示意图本工程为巨型框架结构,以角部的四个筒体作为巨型框架柱,以设在第6、13和20层的三个结构转换层作为巨型框架梁。筒体为劲钢混凝土结构,每个筒体的四角配置了钢骨柱。转换层的结构形式为劲钢混凝土桁架,每个转换层有8榀桁架,其安装标高分别为30.35m、62.85m、95.35m。主楼转换层平面布置见图1,主楼立面见图2。1结构钢桁架吊装的特点及难点按照设计要求,转换层钢桁架须在工厂整体制作,运至现场整体吊装,就位后与焊接在钢骨柱上的端部杆件采用螺栓连接,见图3。经分析,本工程转换层结构钢桁架吊装有下列特点及难点:(1)安装标高高,最高处为95.35m;(2)构件尺寸大,最大尺寸为:15.4m(长)×5.5m(高);(3)构件重量重,最重达21.9t;(4)安装精度高,钢桁架两端均采用高强精制螺栓连接,每榀钢桁架有256个螺栓;(5)楼层施工作业面和周围施工场地狭小,周边只有5~10m的空地;(6)吊装任务量少,仅有24榀钢桁架,且分布于第6、13和20三个楼层,需间断施工。2吊装方案的确定在确定吊装方案时,曾先后考虑了下列两种方案:(1)一次吊装就位法采用塔吊将钢桁架一次吊装就位,有单机吊装和双机抬吊两种方案,按此方案需分别投入一台560t•m或2台250t•m塔吊。这种方案技术上是可行的,但从经济上分析,不仅塔吊台班费用过高,而且塔吊的起重能力还不能得到充分利用(因为对于转换层以外的土建施工而言,布置一台125t•m的塔吊即可满足施工要求),显然是很不经济的。(2)二次吊装就位法先利用塔吊将钢桁架从地面吊运到楼面上,再通过其它吊装方法把钢桁架吊装就位。二次吊装的可选方法有桅杆吊、拔杆吊、龙门吊等,经过分析比较,只有龙门吊是最安全可靠和经济合理的。通过深入分析该工程的结构特点、施工条件、现场环境及工期要求等因素,并经过反复研究,最终确定了塔吊—龙门吊组合吊装方案。其方法是选用一台加强型H3/36B附着式塔吊作主要的垂直运输机械,将钢桁架从地面吊运到转换层下面一层的楼面上,再在楼面上进行平移,将钢桁架移位到龙门架下方,最后用龙门吊将钢桁架二次吊装就位。3龙门吊的设计3.1龙门架利用筒体内的结构钢柱作为门架柱,专门制作工具式钢梁搁置于钢柱上作为龙门架横梁,见图3。钢柱高10.7m,在钢柱的5m和9.5m处纵横向均有相连,钢柱横截面见图4。图3龙门吊及吊装示意图图4钢骨柱横截面图(1)工具式钢梁的设计考虑到工具式钢梁除承受竖向荷载外还承受水平荷载,自身要能保持稳定,且结构钢桁架还需在其上进行横向移动,因此设计为格构式矩形钢梁。工具式钢梁高度为1200mm,宽度为650mm,节间距为1350mm。该钢梁为空间桁架,内力分析计算比较复杂,为了力求计算准确,使用SAP2000程序进行电算,经计算上弦杆最大压力为375KN,下弦杆最大拉力为351KN,腹杆的最大压力为155KN。根据内力计算结果,弦杆均选用∟125×10,侧面斜腹杆两端选用∟75×8,跨中选用∟75×5,顶面和底面斜腹杆选用∟60×6。(2)构造措施a)拼接构造工具式钢梁跨度分别为:18.4m和13.7m,为节约起见,长跨和短跨的两榀工具式钢梁统筹考虑,只制作一榀,将钢梁设计成可拆装的三个单元节,见图3,三节拼装起来成为长跨的钢梁,抽去中间一节,其余两节拼接后即成为短跨的钢梁,单元节组拼采用弦杆对接并用螺栓连接。b)端承处的连接构造工具式钢梁偏轴线搁置,即端部400mm宽直接支承于钢柱上,另250mm宽支承于钢柱外侧,用一根短支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