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桑养蚕实用技术规范普洱市思茅区科技局赵云昌周桂琴第一部分栽桑第一章桑树栽植第一节桑园规划及栽植方法一、桑园规划栽桑前,要全面规划,合理布局,长远打算。目前,我区采用的是快速高产的速成桑园,密度大、树型矮、根系浅,桑树生长快,长势旺,对肥水要求高。所以,在选择地块上尽量选择地势平坦、土层深厚,排灌方便,适当集中,便于采摘的土地。尽量不要选择贫瘠的山地,以免产出低,经济效益差。二、土地的整理在秋季或初冬进入深耕,深度25—30公分,栽植前耙平地面,做到墒平土细。三、栽植密度与形式(一)适宜栽植的密度范围1500—1700株/亩。(二)栽植形式:宽行密株,即行间宽、株间密的配置方式,一般行距1.1—1.2米,株距0.35—0.40米。如栽植过密,通风透光性差、叶质差、病虫害严重等。四、栽植时期与深度(一)长江、黄河流域以冬季栽桑为宜,华北、东北地区以春季栽桑为宜,南方地区一年四季均可栽植,但干旱、山区、丘陵以夏秋季栽桑为宜。(二)栽植深度:栽植深度是根茎青黄交界处上面埋入土中7—10厘米:干旱、缺水地区要求栽植稍深一些。五、栽植方法与步骤栽桑的好坏,对栽后的桑苗成活率和生长发育有密切关系,栽的好,苗成活率高、成活快、生长发育好;否则成活慢,生长发育不良,不利达到快速高产。(一)深挖栽植沟、施足底肥栽植沟一般沟深、沟宽各为40厘米,表土和心土分开堆放,栽植时先放表土后放心土,挖好栽植沟后,每亩施农家肥100担以上,底肥上盖6—10厘米的表土,避免肥料与桑根直接接触,以免肥料蒸热发酵烧伤根苗。(二)苗木的选择和处理不同品种分别栽植,过长根苗剪短,枯萎,损伤苗根剪去。苗木大小品种分类、分区栽植,干萎桑苗应埋入潮沙中,待恢复水分后栽植。栽植前根系应进行消毒,可用20%的石灰浆浸泡半小时或用0.5—1%的波尔多液浸泡10分钟,沾泥浆栽植。(三)定植定植时做到苗正根伸、土细、踏实、深浅一致。(四)栽后管理桑苗栽植后,按照树形养成高低,剪去苗梢,防止间作或套种。疏通排灌沟,以便及时灌水排水。此外要做好查苗补缺工作。第二节嫁接一、影响嫁接成活的因素(1)嫁接技术;(2)亲和力;(3)接穗质量;(4)砧木质量;(5)嫁接的时期;(6)嫁接后的管理。二、穗条的采集和贮藏穗条采集和贮藏的目的,控制穗条发芽,延长嫁接时间。(一)穗条的选择,适应当地环境条件的优良品种。芽饱满,枝条充实,无病虫害,粗细适中的一年生枝条。(二)穗条数量,一般锯桩芽接和贴皮芽接每亩需穗条60公斤左右。(三)采集时期:小寒后10天左右进行。(四)贮藏方法,沙贮法:将穗条剪去顶稍,10公斤左右一捆。先垫一层潮沙高为20—30公分,把捆好的穗条立竖起在沙中。要求在潮湿阴暗的地方。(五)嫁接时期,大寒前后10天进行。三、嫁接方法根据桑树是早生、实生桑,介绍一种锯桩芽接。(一)砧木处理,将桑树(砧木)周围的土掏至青黄交界3—4厘米,选皮层光滑处锯断地上部分,再用刀将砧木皮层由上向下切开皮层长约2.5—3厘米,深达木质部,再用刀剥开皮层,幼树接1—3芽,粗大的可接3—5芽。(二)削芽片第一刀从选接芽削去叶痕突起部分和枝条表皮。第二刀在芽基下方0.7—1厘米处横切一刀深达木质部。第三刀在牙尖上方(0.3厘米)处平切,用力推至第二刀切口,牙片擦木不带木质,切片呈现31厘米。(三)插牙片随削随插,将牙片移至刀尖,削面对砧木的皮层插入木质部和皮层缝隙间,要插完削面,只微露牙尖或与锯面平行。(四)包扎包扎用的塑料薄膜要偏厚,剪成1.5—2厘米宽的长条,由下向上从切开皮层的下部包到芽的顶端,再用一块大的薄膜(最好是地膜)盖住,包扎严密。四、嫁接后的管理1、培土:包扎结束后,将露出的根用细土围起即可,土不能高于剪断面。2、划膜桑芽萌发展开时,将顶不出盖膜的芽逐一划开,宜在傍晚进行,除去砧芽。扎带一般在枝条生长到20—30厘米时划开,壅土与墒平形。注:少数蚕农在嫁接时用的薄膜过厚,芽顶不出盖膜,不急时划破膜,造成接芽“烧死”,给蚕农造成不必要的损失。3、施肥新稍长到30厘米时可分批施入农家肥,随枝条的长高可配合施用无机肥料,掌握由淡到浓、由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