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讲原料的初步熟处理概念:就是把加工后的原料,根据菜肴的需要在水、油、蒸汽中进行初步加热,使之成为半熟或刚熟的半成品,为正式烹调做好准备的工艺操作过程。方法:焯水、水煮、走红、过油、汽蒸等方法。第一节初步熟处理的原则与作用一、初步熟处理作用1、缩短正式烹调的加热时间2、调整同一菜肴中主辅的成熟速度3、增加和保持原料的色泽4、除去原料的异味5、使原料保持一定形状,在正式烹调时不变形,同时有方便原料进行刀工处理6、保存些容易变质的原料二、初步熟处理的原则1、根据原料的性质,控制好加热的火候。2、以防止串味或生熟不一。3、避免或减少在熟处理过程中营养素的损失。第二节焯水概念:把经过初加工的原料,放入沸水锅中略加热成半熟或刚熟的半成品,以备进一步切配成形或烹调菜肴。一、焯水的作用1、可以使菜肴色泽鲜艳,味美鲜嫩2、可以使肉类原料排除血污,以除去腥腻。3、可以调整不同性质原料的加热时间,使其正式烹调时成熟时间趋于一致。4、可以缩短正是烹调时间5、可以使原料便于去皮或切配加工二、焯水的方法(一)冷水锅适宜原料:腥膻异味会血污较重的牛肉、羊肉、肠、肚、心脏等。操作要领1、水量要多,淹没原料。2、逐步加热,随时翻动原料,使受热均匀。(二)沸水锅适宜原料:●体积较小的动、植物原料或需要加热时间短要保鲜味鸡、鸭、肘、方肉。操作要领1、体积较小的动、植物原料焯水时,水量要多,旺火沸水,加热时间短。2、鸡、鸭、肘、方肉焯水的时间也不能长,焯水后的汤汁可以留用。三、焯水的原则1、根据各种原料的性质,恰当地掌握焯水的时间。2、有特殊气味的原料应分开焯水。3、深色与浅色的原料应分开焯水,防止色泽污染。第三节水煮概念:将整只或大块的动物原料,在焯水后或直接放温水锅中煮至所需要的成熟度,为正式烹调做好准备的熟处理方法。例如:煮回锅肉、凉拌鸡。一、作用1、适应烹调菜肴的需要2、便于直接食用3、除去原料的异味,增加鲜香味。4、缩短烹调时间二、水煮的方法1、易熟、体小、异味小等适应热水下锅。例:鸡、鸭、煮白肉2、异味重、体大、不易熟的适应冷水下锅例:牛肉、内脏三、操作要领1、原料必须清洗干净。2、水一次性加足,要淹没原料。3、控制好火候,保持微沸。4、有的原料再煮好后可以在原汤汁中浸泡后捞出⋯⋯。四、原则1、水煮的原料应区分类别分别煮制。2、应一次性的水煮原料,要一次性同时放入,不要边捞又边下料,这样会影响原料鲜香味和色泽。3、煮的原料不能沾染异味和其他的异色。4、要利用好煮料后的汤汁。第四节走红概念:又称酱锅或红锅,走红就是对一些经过焯水或走油的半成品原料进行上色、入味后再进行加热(烧、蒸、焖、煨等)的一种熟处理方法。一、作用1、增加原料的色泽。2、增香味、除异味。3、使原料定形。二、走红的方法1、卤汁走红●将经过焯水或走油后的原料,放入锅中,例如鲜汤,香料、料酒、糖色等,用小火加热质原料达到菜肴所需要的颜色。●能给菜肴上色的调料—糖色、酱油、辣豆瓣、甜面酱、豆豉茸、红曲米、红葡萄酒、红糟等。2、过油走红●能给表面涂抹调味料上色的有——饴糖、蜂蜜、糖色、酱油、料酒等。适用范围:●带皮的动物原料。三、操作要领1、卤汁走红应掌握卤汁颜色的深浅,其色彩要符合菜肴的需要,火候使用先用旺火烧沸,再改用小火继续加热,使调味和颜色缓缓渗入,避免因沸腾损失香鲜味。2、过油走红涂抹的调味料要均匀,过油时油温要掌握好。四、走红的原则1、根据菜肴的要求决定原料走红的颜色。2、控制好原料在走红时受热的熟化过程。3、走红中要保持原料的形态完整。第五节过油概念:过油又称“油锅”,它以油为传热介质,将以加工成形的原料,在油锅内加热至熟或炸制成半成品的熟处理方法。一、过油的作用1、使原料成菜后滑嫩,酥脆或外焦里嫩的质感。原料在加热前拌上不同性质的浆糊,过油时采用不同的油温加热,便可获得不同质感的半成品。2、保持或增加原料的鲜艳色泽。例如:虾仁、季豆⋯⋯。3、能丰富菜肴的风味,原料在加热中,由于油脂具有香味,加之在不同的油温作用下,能使原料除去异味,增加鲜香美味。4、能保证原料形整不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