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区中小学音乐学科教学设备使用现状分析作者:王璐欣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音乐教育专业研究生摘要:音乐教学设备是音乐教学的必备工具,是保证音乐教学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条件,是新课程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本文通过对北京地区十所中小学音乐教学设备的配置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提出在今后配置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几个原则,力求使音乐设备的配备更具合理性、实用性和科学性。关键词:音乐教学设备调研配置原则教学设备是否合理,配备是否充分,设备使用是否有效,不仅是学校开展教学活动的重要保障,同时,也在相当程度上反映了学校的办学水准以及办学实力。北京市作为我国的首都,作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城市,作为新课程改革的重点试行基地,一直以来引领着教育现代化的前进步伐。北京市基础教育的音乐办学条件是否先进,各种教学设施是否达标,直接影响着北京市基础音乐教育的教学质量。笔者近日对北京市城八区及郊区市县的十所中小学进行了调研,在调研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北京市音乐学科教学设备已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基本达到了一般标准。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北京市“新三步走”的社会发展目标和战略规划的深入实施,以及经济的长足进步和大力度的教育经费投入,音乐学科的办学条件得到相当的改善和优化。但是,由于多种因素的制约,在现阶段音乐教学设备的配置中尚存在的一些不尽如人意之处:第一,教学设备部分滞后音乐新课程改革在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诸多方面进行了深刻的变革,这必然要求音乐教学设备的配套与之同步,以满足其功能性的需要。可是原有的设备配置标准多是按照旧的音乐教学大纲和大纲教材所决定的,在某种程度上说,教学设施制约了新课程音乐教育观念的实践,教师实施创新性课堂教学的设想也因此受到制约。比如,在2007年修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对音乐课程资源建设问题就十分关注,重点着墨、专门论述了教材、教学设施、特色教学资源、课外艺术活动、校舍与广播站、电视台、网站等等,其中,重点强调了音乐教学设施是实现课程目标的基本保证。学校应配置音乐专用教室和专用设备,如钢琴、风琴、手风琴、电子琴、音像器材、多媒体教学设备以及常用的打击乐器、民族乐器及西洋乐器等。学校图书馆及教研组应购置音乐书籍、杂志、音像资料等供教师备课、进修和研究使用;学校的学生阅览室也应配备音乐读物、杂志和音像资料,供学生收集、查阅资料使用。这在我们传统的音乐教学中是不被关注的。第二,教学设备部分闲置现有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存在部分闲置的现象。调查中显示,中小学教师队伍中,教师所掌握的专业知识侧重点各不相同,所学器乐也不尽相同,这与高师音乐培养计划息息相关,一般多以传统乐器为主(如钢琴、小提琴、二胡、古筝等乐器)。针对这一客观事实,教学设备中配有比较冷门的乐器(如电吉他、电贝斯等),这类乐器的配置会因为不易操作而造成浪费现象。另外,像MIDI音乐工作室、电子琴教室等一些先进的教学设备,也因师资情况及基础设施的不足,致使教学设备闲置浪费的情况出现。第三,教学设备亟待更新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推进,新编音乐教材的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都已有所改变。致使现行基础音乐教学所配套音乐设备不能满足新课程教学需要,还亟待进一步完善。如,新课程音乐教材充分强调中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合唱能力训练,并且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就增加了合唱内容,同时,每所学校甚至每个年级都有合唱队,普及合唱是学校音乐教育中的重中之重。因此,在音乐教室配备一个多功能合唱台就显得尤为重要。另外,时代在进步、科技在发展,教学设备也在不断的更新换代,为更好的适应现代化教学的需要,对原有设备的更新升级也就顺理成章。如,Midi作曲系统,教师可用这套系统来完成音乐的创作、乐谱的打印、节目编排、音乐的调整、音响的幅度、节奏的速度、各声部之间的协调、混响等工作。又如,电子白板的使用,可以结合计算机和投影机,也可以像普通白板或教学黑板一样直接用笔书写,然后输到电脑里去。这些优点为教师更好的实现教学现代化提供了条件。第四,教学设备分配不均现有设备不均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