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层建筑大模板体系应用技术论文VIP免费

高层建筑大模板体系应用技术论文_第1页
1/14
高层建筑大模板体系应用技术论文_第2页
2/14
高层建筑大模板体系应用技术论文_第3页
3/14
高层建筑大模板体系施工工法编制单位:中建七局四公司编制人:于华珍史少博王德献曾进1前言大模板施工技术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较成熟的单项施工技术,现在已成为剪力墙体系高层建筑的主要施工方法之一,我们把大模板和整体提升式脚手架结合起来并加以完善,形成了外墙大模板和整体提升式脚手架成套施工技术。2特点2.1大模板整体刚度好,表面平整光滑,易控制墙体平整度和垂直度,异形部位定型化,期尺寸与外墙高度和宽度相适应,施工误差较小。2.2大模板整体刚度好,对拉螺栓固定,施工时易养护,模板的消耗量相对于普通的支模方法耗损量少。2.3大模板施工,工艺简单,施工速度快,劳动强度低,装修的湿作业减少,而且房屋的整体性好,抗震能力强,有广阔的发展前途。3适用范围适用于所有的外墙是全剪力墙结构或部分剪力墙结构的高层建筑物。4工艺原理该大模板体系是根据该工程的结构设计而制作的,其主要工艺原理是:主要采用角钢框、竹夹板现场制作拼装成大模板。用塔吊整体吊运安装并用螺杆加固并校正即可施工前在地面上采用角钢框、竹夹板现场制作拼装成大模板,成型后,用塔吊整体吊运安装并用螺杆加固并校正。外墙浇筑砼时,在整体提升式脚手架上利用快拆头顶升大模板同室内满堂脚手架拉结,同时架体同大模板分离。砼浇筑完毕,及时调节快拆头使大模板在自重的作用下同墙体脱离,接着把大模板固定在外架上,随同整体提升式脚手架一起提升。5施工准备5.1大模板设计平模(内外墙):由面板和钢框及钢管组合架背枋共同组成。面板采用12mm厚竹胶大模板(1220×2440×12),面板背面为∠50×5角钢组成的钢框。钢框大小根据面板尺寸而定,面板背面次梁为横肋,间距根据砼侧压力而定,间距为300mm,主梁采用竖肋由两根钢管组成,间距为500mm。角模:阳角模采用∠63×5角钢制作,阴角模采用∠50×5角钢框加面板制作而成。辅助零件:穿墙螺栓为承受大模板侧压力的构件,直径由计算确定,穿墙套管采用PVC管。螺栓与钢管背枋固定用蝴蝶卡或100[14#槽钢。5.2设计计算5.2.1计算原则5.2.1.1为简化计算,计算面板是不考虑横肋与面板的共同作用,按五跨等截面连梁计算,横竖肋不考虑共同作用,各自单独计算。5.2.1.2荷载仅考虑砼产生的侧压力,不考虑其它荷载。5.2.1.3为满足砼验收标准,变形允许值为L/400。5.2.1.4新浇砼对模板的侧压力,可按下列两式计算取小值:P=[0.4+150/(T+30)Ks·Kw·V1/3]×10P=25HP为砼的侧压力(KN/m2),T为砼浇筑温度,Ks为外加剂修正系数,不掺取1.0,掺缓凝剂取1.2,Kw为砼坍落度修正系数,取1.15,V为砼浇筑速度(m/h),H为砼浇筑高度。FEDCBA30075.6KN/m2FEDCBA300300300300面板计算简图取最不利时期为冬季施工,砼温度为10℃左右。P1=[0.4+150÷(10+30)×1×1.15×4.551/3]×10=75.6KN/m2P2=25H=25×4.55=113.75KN/m2则侧压力取值q=P1=75.6KN/m25.2.2面板计算面板材料用12厚竹胶合板,规格为1220×2440,弹性模量E=4.5×104N/m2,抗弯强度为[f]=55N/m2。为简化计算,在偏于安全的情况下,模板的侧压力取下边缘值q=75.6KN/m2。5.2.2.1内力计算ql2=75.6×0.32=6.804KNI=1/12×bh3=1/12×1000×123=14.4×104m4W=1/6×bh2=1/61000×122=2.4×104m3根据静力学原理,经计算可得:最大支座弯矩MB=ME=-0.105ql2=-0.105×6804=714.4N·m最大跨中弯矩MAB=MEF=0.078ql2=0.078×6804=530.7N·m5.2.2.2强度计算σ=Mmax/γx·W=714.4×103/(1.05×2.4×104)=28.3N/m2﹤55N/m25.2.2.3挠度计算CBA22.7KN/m110500110500CBA横肋计算简图AB跨挠度最大,则:ql4/100EI=75600×0.3×3003/(100×4.5×104×14.4×104)=0.954mmfq=0.644×0.954=0.61mm5.2.3横肋计算横肋为∠50×5,间距为300。截面特性查表得知:抵抗矩为W=7.89×103mm3,I=11.2×104mm45.2.3.1内力计算按最不利情况,则:q=75.6×0.3=22.7KN/m根据静力学原理和弯矩分配法可得:支座最大弯矩MB=635N·m跨中最大弯矩MBC=236.5N·m5.2.3.2强度计算σ=Mmax/W=6.35×105/7.89×103=80.5N/mm2﹤170N/mm25.2.3.3挠度计算由于均布荷载产生的挠度fq=15qωs§l4/360EI=15×22.7×0.3125×0.54/(360×2.1×105×11.2×104)=0....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层建筑大模板体系应用技术论文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