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进修学院工作总结20XX年,学院在地委、行署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省、地教育工作的部署安排,创新开展教科研、培训工作,发挥了研究、指导和培训的职能作用,为提高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全区教育均衡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一)、以教学研究为基础,扎实推进课程改革。全区教研工作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重点,以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为核心,以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为载体,努力创新教研工作方式,不断提高服务意识,积极稳步推进课程改革,促进了教研工作有效开展。一、加强指导、扎实推进高中课改。1、组织教研员及全区高中教师积极参加国家、省的高中课改培训,提高教师驾御高中新课程的能力。2、根据调研修订了《20XX地区普通高中课程实施意见》《20XX地区普通高中课堂教学常规》,进一步明确了课程计划要求,规范了教师教学行为,为稳步推进课程改革提供了保证。3、坚持“高中课改教师集体备课制度”,先后组织了三次集中集体备课活动,同时积极尝试运用网络进行集体备课,六月份在地理和生物学科进行了积极尝试,通过集体备课增强了教师驾驭新课程的能力,保证了高中新课程课堂教学的质量。4、组织教研员对全区普通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课程实施的对策和建议,上报行署教育局及行署主管领导,为领导决策提供了第一手资料。5、加强技术学科调研和指导。学院深入各高中校调研通用技术、信息技术课程实施情况。二、课题引领、有效实施综合实践课程。1、对我区确立的《综合实践活动“主题设计”开发》课题进行了阶段总结。此课题是教育部综合实践活动项目组重点课题《综合实践第1页共3页活动设计、实施与实验研究》(编号:zh0721z)的子课题。按照课题组要求我区组织吸收了30所实验学校为课题研究成员单位开展课题研究。通过对课题的研究,推进我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进入常态实施,促进中小学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发展。2、组织我区实验学校参加全国课改实验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第六次研讨会。本次会议共有全国30多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试验区1000多名教师参加了会议。我区《综合实践活动“主题设计”开发》课题的部分实验学校参加了此次会议。通过这次学习和研讨,我区与会人员就学校如何进行校本开发、教师如何提高课程建设能力、课程目标如何清晰化体系化、课程组织形式等问题,有了进一步的直观体验和理性认识。对XX市等先进地区的好经验、好做法,引发了思考,获得了启迪。3、组织参加全国综合实践活动学段目标研讨会。我区综合实践活动教研员、部分课题实验校校长及教师近40人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对获奖教师进行了表彰,加区三中赵波老师的教学课例获一等奖,地区综合实践活动教研员朱春华荣获“全国课题先进个人荣誉称号”。4、召开了《综合实践活动“主题设计”开发》课题研究推进会。会议对2007年课题研究工作做了阶段总结。各子课题组负责人组织本组实验教师,对课题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困惑进行了研讨,进一步明确了研究的具体目标、任务。会议对《综合实践活动“主题设计”开发》课题研究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此次推进会进一步深化了课题研究内涵,推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发展,增强课程实施的动力,更好地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水平。三、扎实推进、全面实施地方课程。今年秋季,我省地方课程的三门科目已在中小学校全部开设,学院采取一系列措施积极推进地方课程实施工作。1、参加了省教育厅举办的地方课程培训班,根据省教育厅的要求,在九月份中旬开展了地方课程新课程的二次培训工作,共培训了了四个科目:1-6年技术、1-6年黑龙江人文与社会、第2页共3页1-6年级生命教育、1-6年级生命教育。根据我区实际情况,培训采取分片、集中培训的方式进行,设立了加区、新林、塔河、呼玛、漠河五个培训点,并对培训工作提出了严格要求。总的看,这次培训达到了预期的目的,为我区地方课程新课程实施奠定了师资基础。同时,还督促各地设立地方课程教研员,组建了我区地方课程教研队伍,并将各地教研员名单及时上报省教育学院综合教研处。2、组织参加全省地方课程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