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沥青路面面层施工技术沥青面层是位于路面基层上最重要的路面结构层,它直接承受车轮荷载和大气自然因素的作用,应具有平整、坚实、耐久及抗车辙、抗裂、抗滑、抗水害等多方面的综合性能。沥青面层的施工技术复杂,又是具有代表高速公路最终质量标志的工程项目之一,因此在面层施工中必须严格要求,对施工技术标准及施工工艺进行进一步优化,将沥青路面面层施工质量提高到新水平。1.面层沥青混凝土的技术标准根据交通行业标准JTJ014-97《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和JTJ032-9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的规定,结合多雨地区防水要求,江苏高速公路均采用三层式沥青混凝土结构,上、中、下三层面层均为连续型密级配沥青混合料。具体为4cm上面层(采用玄武岩集料)用AK-16A级配类型,5cm中面层(采用石灰岩集料)用AC-25Ⅰ级配类型,7cm下面层(采用石灰岩集料)用AC-25Ⅰ级配类型。按沥青面层所选定的沥青混凝土类型,均为热拌密级配沥青混凝土混合料,各类型沥青混合料矿料级配应符合表1的规定,各层所采用的优质石油沥青(标号AH-70)其技术要求见表2,粗、细集料及填料也必须满足统一的技术要求。根据交通行业标准的规定,各面层沥青混凝土应符合表3规定的马歇尔试验标准,对于上面层和中面层的沥青混合料进行配合比设计时,动稳定度应不小于800次/mm。沥青面层用沥青混凝土矿料级配通过率(%)范围表1类型层次方筛孔尺寸(mm)上面层中面层、下面层AK-16AAC-25Ⅰ31.510026.595-10019.010075-9016.090-10062-8013.270-9053-739.550-7043-634.7530-5032-522.3622-3725-421.1816-2818-320.612-1313-250.38-188-180.156-135-130.0754-93-7石油沥青技术要求表2检验项目AH-70针入度(25℃,100g,5s)(0.1mm)60-80延度(5cm/min,15℃)不小于(cm)100软化点(环球法)(℃)44-54溶解度(三氯乙稀)不小于(%)99薄膜加热试验163℃,5h质量损失不大于(%)0.6针入度比不小于(%)55延度(15℃)不小于(cm)100闪点(COC)不小于(℃)230含蜡量(蒸馏法)不大于(%)2密度(15℃)不小于(g/cm3)1.01动力粘度(绝对粘度,60℃)1800±200(P)热拌沥青混凝土马歇尔试验技术标准表3试验项目沥青混凝土类型技术标准击实次数(次)AK-16C-25Ⅰ两面各75稳定度(kN)AK-16C-25Ⅰ>7.5流值(0.1mm)AK-16C-25Ⅰ20-40空隙率(%)AK-16C-25Ⅰ3-6沥青饱和度(%)AK-16C-25Ⅰ70-85残留稳定度(%)AK-16C-25Ⅰ>75注:沥青混凝土混合料间隙率(VMA)宜符合(AK-16A不小于14.5%、AC-25Ⅰ不小2.施工准备、施工工艺及注意事项2.1施工准备及注意事项(1)必须把好原材料的质量关,特别注意粗细集料和填料的质量,对不合格矿料不准运进拌和厂。(2)做好施工机械和质量检测仪器的准备工作,必须配备齐全的施工机械和配件,做好开工前的保养、调试和试机,并保证在施工期间一般不发生有碍施工进度和质量的故障;还必须配备性能良好、精度符合规定的质量检测仪器,并配备足够的易损部件。(3)必须进行完善的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包括马歇尔试验设计、浸水马歇尔试验残留稳定度检验和车辙试验抗车辙能力检验。关于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统一规定为:①对同一拌和厂两台拌和机,如果使用相同品种的矿料,可使用同一目标配合比。目标配合比需经监理工程师审查批准后才能进行生产配合比设计。如果某矿料产地、品种发生变化,必须重新进行目标配合比设计。②每台拌和机均应进行生产配合比设计,由监理工程师审查批准后,才能进行试拌与试铺。(4)沥青面层施工开工前,均需先做试铺路段。试铺路段施工分为试拌和试铺两个阶段。试铺路段宜选在正线直线段,长度不少于200m。拟定铺筑方案后,必须严格按技术规范规定操作,力争一次铺筑成功。试铺结束后,经检测各项技术指标均符合规定,应立即提出试铺段总结报告,经监理工程师审查批准后,才能申请正式开工。2.2施工工艺及注意事项2.2.1沥青混合料的拌制(1)严格掌握沥青和集料的加热温度以及沥青混合料的出厂温度。集料温度应比沥青高10℃~20℃,热混合料成品在贮料仓储存后,其温度下降不应超过10℃,贮料仓的储料时间不得超过72h。沥青混合料的施工温度控制范围见表4,具体施工温度应根据到场沥青粘度试验确定。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