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安全生产“十二五”发展规划(2011—2015)安全生产关系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关系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大局,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十一五”时期,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将安全生产工作纳入目标管理,统一安排、统一部署、统一落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省经济发展大局,坚持“安全发展、清洁发展、节约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安全生产状况明显好转”的奋斗目标。“十二五”期间,是全省全面建设和谐社会和加快建设西部强省的重要时期,也是促进全省安全生产与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阶段,紧密结合区域经济和科学发展趋势,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的理念,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把经济发展建立在安全生产有可靠保障的基础上。从时间和空间上对“十二五”时期的安全生产总体工作做出科学规划和部署。一、“十一五”期间安全生产工作回顾(一)“十一五”期末全省重点行业(领域)基本现状煤矿:全省9个市和40个县(区)产煤,自北向南分布有陕北侏罗纪煤田、陕北石炭二叠纪煤田、陕北三叠纪煤田、黄陇侏罗纪煤田、渭北石炭二叠纪煤田和陕南产煤地。现有不参与整合煤矿304处,生产能力15300万吨/年(含安康市35处石煤矿,生产能力79万吨/年)。第一轮整合完成后,形成煤矿300处,生产能力10488万吨/年。新建、改扩建、技改煤矿67处,设计(新增)生产能力6211万吨/年。非煤矿山:全省以铁、钒、钼、铅、锌、金、银、汞、锑、锰、镍为主的金属矿产主要分布在秦岭南北的关中、陕南地区。现有非煤矿山企业2877个,其中露天矿1737个,地下矿418个,地质勘探企业72个,采掘施工企业39个。尾矿库293座,其中库容100万立方以上37座。石油天然气技术服务企业611个,石油天然气运输管道12条,总里程3209公里。建材水泥生产线主要有冀东、尧柏、海螺、声威、众喜等,全省产能约8000万吨/年。交通运输行业:全省公路总里程达14.7万公里,路网密度71.4公里/百平方公里,较“十五”末提高了44.9个百分点,干支相连、四通八达的公路网基本形成。其中,“十一五”期间新增高速公路通车里程2100公里,年均通车400公里,提前两年实现市市通高速的目标。全省除受灾严重地区,基本实现了100%的乡镇通油路,100%的建制村通公路,全面改善了农村交通条件。公路养护管理全面加强,五年累计投入资金170亿元,实施高速、干线公路大中修工程约8000公里,改造危桥500座,治理灾害路段500公里。五年建成二级以上客货站36个,农村客运站点8758个,2010年底,全省营运客货车辆分别达到6.8万辆、22.7万辆,较“十五”末增长28.3%、104.3%。航运海事管理日趋规范,五年来改善航道235公里,新建码头59个,改造渡口189处,改造渡船239艘,营运船舶超过1000艘。建筑施工行业:全省共有建筑业企业5018家(含中央在陕企业),其中:按企业等级划分特级企业6家,一级企业691家,二级企业1443家,三级及不分等级企业2878家;按专业类型划分总承包企业2084家,专业承包企业2123家,劳务企业811家。各类工程监理、工程造价、招标代理、工程质量检测等中介机构813家。建筑业从业人数达160万人,其中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135万人。“十一五”时期,我省工业化、城镇化建设进程加快,关中100个镇和陕南陕北各50个镇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已建成42个,在建77个。未来几年,我省工程建设规模依然较大,基础设施、住宅、工业建筑等仍处在高发展时期,建筑工程规模将进一步扩大。危险化学品:全省现有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企业3820家,其中,生产企业500家,经营企业3320家。生产企业中主要有:石油炼制企业6家,甲醇生产企业6家,液氯生产企业4家,合成氨生产企业25家,油漆涂料生产企业29家,气体生产企业98家,农药、医药中间体生产企业52家,电化生产企业71家,金属镁生产企业20家。经营企业中主要有:加油站3073家,油库49家,无仓储批发企业144家,剧毒品经营企业49家。随着陕北能源重化工基地的进一步发展,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企业无论规模还是数量将进一步增加。烟花爆竹:全省持证烟花爆竹生产企业266家,其中爆竹生产企业171家,烟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