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生产总值核算讲义第一节国内生产总值表及基本分类国内生产总值(简称GDP,下同)是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生产活动的最终结果。它围绕社会生产与使用进行全面系统的核算,反映了货物和服务的生产、收入的来源与使用情况,对社会生产、分配和消费、投资、进出口等社会再生产中的基本总量进行核算。一、内生产总值的基本分类(一)产业部门分类共分3大类,22中类,9小类。1.第一产业(1)农业(2)林业(3)畜牧业(4)渔业(5)农林牧渔服务业2.第二产业(1)工业采掘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2)建筑业3.第三产业(1)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交通运输和仓储业邮政业(2)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3)批发和零售业(4)住宿和餐饮业(5)金融业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其他金融活动(6)房地产业(7)租赁和商务服务业(8)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察业(9)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10)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11)教育(12)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13)文化、体育和娱乐业(14)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15)国际组织(二)、居民消费分类居民消费按消费主体分城镇居民消费和农村居民消费;按消费内容分食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交通和通信、文化教育娱乐用品及服务、住房服务、金融媒介服务及保险服务、集体福利服务、其他商品和服务。(三)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分类分为建筑安装工程、设备工器具购置、土地改良和其他二、国内生产总值表包括GDP总表、生产法GDP表、收入法GDP表、支出法GDP表。生产金额使用金额一、生产法GDP1.总产出2.中间投入二、收入法GDP1.劳动者报酬一、支出法GDP(一)最终消费居民消费农村居民消费城镇居2.生产税净额生产税生产补贴3.固定资产折旧4.营业盈余民消费政府消费(二)资本形成总额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存货增加(三)净出口出口进口二、统计误差GDP总表将生产总值的三种计算方法集中在一张表中,从不同角度反映生产总值及其构成。左端为生产方,右端为使用方。1.生产方反映生产活动成果。主栏为生产法和收入法的指标构成。指标间关系如下:生产法GDP=总产出-中间投入收入法GDP=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2.使用方反映最终生产成果的使用。主栏由支出法的构成指标——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净出口构成。支出法GDP=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净出口(二)生产法GDP表生产法GDP表直观反映按生产法计算的各产业部门增加值和GDP,能够全面反映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的生产成果及其在国民经济中所处的地位,以及不同产业部门的投入产出情况。生产法GDP表增加值总产出中间投入合计1.第一产业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农林牧渔服务业2.第二产业工业采掘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3.第三产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交通运输和仓储业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其他金融活动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国际组织增加值、总产出、中间投入之间关系是:增加值=总产出-中间投入,GDP=∑产业部门增加值(三)入法GDP表收入法GDP表直观反映按收入法计算的各产业部门增加值和GDP及其构成情况增加值劳动者生产税固定资营业盈余报酬净额产折旧合计合计1.第一产业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农林牧渔服务业2.第二产业工业采掘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3.第三产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交通运输和仓储业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其他金融活动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国际组织宾栏指标关系:增加值=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GDP=∑各产业部门增加值(四)支出法GDP表支出法GDP表,直观反映按支出法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