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村级组织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中,已经把切实解决好“三农”问题摆在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位臵。而农村村级基层组织建设,是搞好“三农”问题的重要基础,是保持和激发党的先进性的重要载体,其作用能否得到充分发挥,将直接影响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步伐,直接关系到惠及全国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一、现状及存在的问题xx镇辖xx个村和x个居委会,村(居委会)“两委”班子成员共计xx人。从年龄结构看,基本上处于中壮年,其中50岁以上的x人,40岁至49岁之间的有x人,30岁至39岁之间的有x人,30岁以下的有x人;从文化结构上看,大多为中学水平,其中大专学历x人,高中学历x人,初中学历x人;从性别上看,男性x人,女性x人,基本保证了每个支部都有一名女干部;从任职年限看,连续担任村主职干部10年以上的x名,连续担任村副职干部15年以上的有x名,从2005年换届开始任职的有x名,总体上看都是经验丰富、群众公认的好干部;从工作业绩看,多数村“两委”班子是团结的、有战斗力的,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能够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保证了党在农村一系列惠农政策的贯彻落实,维护了社会稳定,繁荣了农村经济,增加了农民收入。但也有少数村“两委”班子战斗力不强,个别村支部书记只能算是“维持会长”。今年,村“两委”班子即将换届。面临即将到来的换届选举,村“两委”班子成员思想状况如何。工作又开展得怎么样呢。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走访了部分干部群众,召开了村支部书记座谈会,发放了100份调查问卷。经过汇总分析,当前村级组织和村干部队伍中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一是文化素质不高,领导能力欠缺。有些村支部书记只注重了抓经济工作和维护社会稳定,而忽视了抓“两委”成员的政治理论和文化科学知识学习,支部组织党员开展活动少或者流于形式,导致决策抓脑袋、办事凭经验、管理无手段。第1页共5页二是精神萎靡不振,进取精神不强。他们一怨形势变化过快。如土地二轮延包、免征农业税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等政策的出台,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种田积极性和生产自主性,但也使基层组织职能发生了根本转变,它要求广大村干部必须从对农民具体生产生活的直接指挥中解脱出来,变过去的直接指挥为出谋划策,变过去的行政命令为服务引导,导致大多数村干部存在畏难情绪、无所适从。二怨农民素质参差不齐。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群众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加大,有的希望有政策、资金、技术支持来致富;有的希望改善农村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提高自身发展能力;有的希望解决农村医疗、养老保险等问题,消除后顾之忧,导致部分群众一旦个人诉求没有得到实现就上访不断,加之上级政府对无理取闹者缺乏强有力的约束机制,总是责怪村级组织工作不力、监管不当,使村干部深感委屈。三怨村“两委”任期太短。大多数村干部对三年换届有看法,绝大多数都是抱着第一年看、第二年干、第三年换的思想,年轻干部抓工作怕得罪人,担心换届选举得票少;年纪大的干脆不想干了,进取心和事业心不强。三是集体经济薄弱,村级债务化解难。全镇x个行政村,总负债x元,其中负债x万元以上的村x个;负债x万元以上的村x个;负债x万元以上的村x个;负债x万元以上的村x个,负债x万元以上的村x个;负债x万元以上的村x个;负债x万元以下的村x个。如负债高达x元的xx村,只有x个村民小组,x户,x人,x个劳动力,耕地面积x亩,其中水田x亩,旱地x亩。户平负债x元,人平负债x元,该村一无积累,二无资产,三无资源,就连维持村级组织正常运转的办公经费都没有来源,要化解如此重的债务,谈何容易。四是规章制度不全,执行制度不严。部分村规章制度、村规民约不健全,导致村级组织不是用制度管人、管事,由此造成对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或拖而不决、或盲目拍板,从而影响了村级组织和村干部在群众中的威信。二、对策与建议(一)拓宽用人渠道,选好领头雁。第2页共5页村党支部书记应该是道德品质上的正派人,思想工作上的有心人,发展经济上的能干人,工作作风上的务实人。只有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