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与发展的若干思考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江泽民同志所作的报告给我们所有企业一个重要启示:要从企业的实际出发,努力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培育现代企业精神,为企业长远发展创造不竭动力。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渐沉积的一种文化精髓,是凝结起来的一种文化氛围、价值观、企业精神、经营理念和广大员工所认同的道德规范和行为理念,是管理的高度凝炼升华。在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企业文化是推进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是衡量企业综合实力与竞争力的重要指标。它对内凝聚人心,培养员工的责任感、使命感;对外树立企业形象,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企业文化的发展趋势江泽民同志指出:“优秀的企业文化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形势下,建设与发展企业文化必须在继承过去精华的基础上从实际出发,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要在实践中认真分析、总结、设计、塑造具有企业特色的文化,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融于企业文化的价值观念、道德准则等具体内容中去,使其充分发挥导向、约束、凝聚、融合、激励、娱乐、辐射等作用。让企业练内功、树(更多精彩文章来自“秘书不求人”)形象,增强搏击市场的能力。为此必须:一、树立企业形象。企业形象是企业在运行过程中展现出的行为特征和精神面貌,它包括企业的内在气质和外观形象两个方面。良好的外观形象是传播企业形象的载体,给人以先入为主的印象。在精心设计外观形象的同时,应该塑造内在形象,这如同人的气质,较外观形象显得更为重要。这就要求员工注重自我形象的塑造,举止文明得体、工作态度端正、职业道德第1页共3页良好、技术水平一流等等,给人以良好的精神风貌。同时也应注重宣传策划来展示企业良好的形象,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获得社会的公认。良好的形象有利于企业提高信誉度,形成扩张力,得到社会各方面的支持、理解和关心,最终提高企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二、确定经营理念。企业的经营理念是企业领导和全体员工经营企业的哲学、思想、观念,它影响企业的经营方针、战略决策、行为准则和工作方法,是企业一切工作的思想基础,更是企业文化的核心。要树立正确的企业经营理念必须做到:1、以德立企。市场经济是诚信经济,我国自古以来就有诚信守义、公平交易、货真价实、童叟无欺的商业道德,许多企业用诚信赢得员工和顾客的信任和拥戴,成为长盛不衰的百年老店,相反有些老店如南京冠生园食品店由于失去了诚信而破产倒闭。为此,企业建立诚信体系,应当经营重诚信、产品重质量、服务创一流、员工重素质,让顾客和商家都信任,企业和客户都受益。2、以人兴企。企业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方针,要使广大员工有认同企业的价值观,要尊重员工,扎实推进民主管理工作,让员工参与企业的重大决策,接受员工群众的监督;要理解员工,倾听员工的意见和呼声,为员工办实事、办好事;要关心、爱护员工,为员工创造良好的工作、学习、生活环境,使其亲身感受到个人利益和发展前途充满了希望;要激励员工,通过各种活动,寓教于乐,凝聚人心,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此外,还要发挥典型的教育、引导、辐射作用。3、以创新强企。要针对企业的实际,勇于创新。首先是观念创新。企业领导要审时度势,远见卓识,科学决策,大胆用人;员工要有危机感、责任感、竞争意识、进取意识。其次是管理创新。以激发企业的活力,建立科学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奖就奖得人眼红,罚就罚得人心痛。再次是科技创新。采用先进的技术降低成本、提高质量,以增强企业的竞争力,达到强企之目标。塑造和培育企业精神企业精神是企业员工共同的心理、价值取向,是企业员工第2页共3页精神支柱和活力源泉,如人之灵魂。在激烈竞争的今天,培育和塑造企业精神,是发挥企业群体意识和打造团队精神参与市场竞争的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