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金融服务的成本研究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呼唤低成本农村金融服务低成本农村金融服务不仅惠及三农,支持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也是构建多元化、竞争性农村金融市场的推动力。竞争有利于金融机构加强经营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有利于金融机构加强金融创新。随着农村经济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和不断升级,农村生产经营方式的转变,农业生产正从简单再生产向扩大再生产,并且由原来的发展劳动密集型项目向发展资金技术密集型项目转变。在生产方式上,也由粗放型逐步向专业化、规模化以及集约化经营方向转变。这些都将对信贷资金产生越来越大的需求。亲戚邻居间的借贷已经难以满足农户基本借贷需要。同时,由于农业的弱质性,农民收入的低水平,又要求金融机构提供低成本的农村农村金融服务。金融机构要想提供低成本的金融服务,就必须努力降低经营成本。现阶段,农村金融仍处于市场化的初级阶段,信贷资源相对稀缺,整体竞争压力极其有限。因此,只有构建多元化的金融体系,不同类型的金融机构才能根据农村经济发展需求特点,在产品、价格、服务和信贷上实行差异化经营,才能最大限度地缩短贷款程序,减少融资成本,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农村金融服务低成本的障碍(一)金融垄断导致农村金融市场有明显的卖方市场的特性从总体上讲,我国正规金融机构配置在农村地区的信贷资源相当有限。由于机构缩减、竞争不充分,农村金融服务功能不断弱化,农民难以得到优质的金融服务。一方面,农民很难从正规金融机构获得贷款支持,另一方面,即使能获得贷款,利率也是在基准利率的基础上浮动到政策规定的上限。以湖北XX市为例,截至20XX年末,中国农业银行营业网点较2000年末减少了116个,其中乡镇级营业网点减少占比更大。农村信用社作为支农的主力军,也难以满足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据统计,至20XX年末,XX市农村信用社的小额农贷余额为267375万元,仅占贷款总额的35.65%。邮政储蓄机构以存为主,分流了农村金融资源,其支农作用相当有限。邮政储蓄机第1页共4页构从农村吸收的资金大部分上存人行、省储汇局或国家储汇局,一少部分资金用来发放小额质押贷款业务,而且贷款范围、对象、额度相当有限。以XX市邮政储蓄银行和代理机构为例,至20XX年末,其各项存款总额为103.25亿元,小额贷款总额仅有2.95亿元。此外,目前农村的电子结算网络也远远落后于XX县区和经济发达地区,以XX市所辖的武穴为例,目前,全县仅有atm机11台,全部分布在XX县区,很多地方无法使用银联卡,资金结算速度慢。(二)信息不对称加大金融运营成本信息不对称导致逆向选择风险和道德风险。由于贷款对象分散,金融机构审查农户资质和监督资金使用需要更高的成本,分散经营的农户没有财务报表,没有融资历史记录,没有个人信用档案,也没有合适的抵押品。现阶段我国农户融资契约更多是依赖人际信任而非制度信任,由于严重的不对称信息,这种履约机制在很大程度上会失去效率。农民没有固定收入,也没有什么固定资产,农户所拥有的资产一般是土地,林地,宅基、房屋等。我国法律规定,土地、宅基地不能抵押。房屋可抵押,但存在估价、转让上的困难。农村企业所拥有的资产房屋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也存在估价交易上的困难,而且交易成本高,价格易变。因为农村房屋一般不办理房地产权证,且办理农村房屋抵押贷款费用高(以占地100平方米,建筑面积200平方米的房屋计算,需办证费用1万元左右),手续烦琐,导致贷款成本增加,农民难以接受,因此,大多数农户因无法满足金融机构的贷款条件而不能获得所需贷款。(三)民间金融的逐利性与盲目性加大了农村金融市场风险和社会成本笔者对XX市农村民间金融的现状进行了形式多样的社会调查,以户(家庭)为调查单位发放调查问卷85份,筛选确认回收的有效问卷60份。目前,XX市农村民间金融的形式呈现多样化,既有民间借贷、合会、私人钱庄和典当行等传统的民间金融形式,也出现了一些具有新时代特征的民间金融机构如农村合作基金会、农村互助储金会等。在接受调查的60户农户中,绝大部分以务农和外出打工作为主要收入来源,共占调查总人数的79.4%。调查显示,在60个样本中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