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電子安全距離測距器發展確保行車間距蔡宗甫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電子工程系conanrocky@yahoo.com.tw鄭平守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電子工程系pscheng@cc.kuas.edu.tw鄭宇涵大仁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系hanhans.tw@yahoo.com.tw陳慧雯大仁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系paggy6866@hotmail.com黃榆粧大仁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系adaanna5221@yahoo.com.tw摘要在現今的汽車行車交通安全事故中,大部份造成事故的原因是由於駕駛人,未與前方汽車保持良好的安全行車距離所造成的。假如能夠在每一輛汽車內,加裝一套數位電子安全距離測量器系統,就可以讓駕駛人於行車時,注意到自己的行車速度與行車距離,不致於沒有與前方汽車保持良好的行車速度與行車距離,而導致發生交通事故。將數位電子測距感測器裝置在汽車前端,並與汽車的時速錶來做配合,以公式換算汽車的行車速度需要多少行車安全間距,將本公式以程式存入晶片中組合成一套數位電子安全距離測距器系統。當汽車前端數位電子測距感測器,感應測得與前方汽車的距離後,數位電子測距感測器將與前方汽車距離的數值傳送回汽車內的系統,此時汽車的時速錶也將現在的行車速度數據傳回至系統系統將傳入的現在速度與車距數據依載入公式開始換算。若駕駛人的汽車與前方汽車未保持當時行車速度應有的安全間距時,系統會發出警告聲,並告知駕駛人現在汽車行車速度及與前方汽車間距,並依當時汽車行車速度告知應保持的安全間距。目前的測量距離的方法可以用紅外線或超音波來實行,測量遠距離的感測器很多,儀器設備也不少,所以可以利用現有儀器設備內的模組技術直接應用在本系統內。本數位電子安全距離測距器,可以使駕駛人不會因為汽車行車速度過快,或前方汽車速度突然減慢,而未保持安全間距,而造成交通事故,達到行車時降低交通事故發生,可以提升駕駛人的行車安全,深具成效。關鍵字:交通安全、行車安全間距、超音波、紅外線、數位電子安全距離測距器系統。壹、引言由於汽車行車速率太快時,未能與前方汽車保持安全間距,事故一旦發生,常造成連環車禍,且後果相當嚴重。依據交通事故資料分析顯示[4],九十三年之肇事率、死亡率及受傷率相較於九十二年,肇事率上升20.8%,死亡率上升16.4%,受傷率上升67.0%。另就肇事車種分析,大貨車與聯結車之事故比例相對於所占交通組成仍屬偏高;就肇事原因分析以「未保持行車安全間距」、「駕駛不當」為首,共占93年全年事故之28.97%。其中「未保持行車安全間距」這一項,幾乎在每年的交通安全之事故中,是數一數二的。現在就歷年肇事原因統計表及統計圖[4]來看,如表一及圖一所示:分析項目民國64年至68年民國69年至73年民國74年至78年民國79年民國80年民國81年民國82年民國83年民國84年民國85年民國86年民國87年民國88年民國89年民國90年民國91年民國92年民國93年合計安全間距未保持行車191500410816844535131534252231914714191,672爆破輪胎11815410020338132017151319852587565超速66626411653142130271516155669381不當駕駛176436597209112133921181039663574519191415122,316不當裝載175710131013000000039駕車酒後1417361012141214242726272515165910313駕駛疲勞347045537614710102440225230故障機件6710473553331210000000267高速公路行人行走153031171771067547300022156其他8270117464334233750363758463034193343838合計7801,4481,4804052922562182782612752262371701079058891076,777表一歷年肇事原因統計表[4]圖一歷年肇事原因統計圖[4]由圖表得知要有效的避免或減少駕駛人於行車時,因為與前方車輛沒有保持適當的行車安全間距,而發生的車輛肇事故,則為一極具重要的問題。瞭解問題才是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法[5],為了確保行車安全,並改善駕駛人「未保持行車安全間距」的交通問題,就成為本論文研究的主要目的。貳、測量距離相關原理製作測量距離儀器的方法有很多,我們可以利用超音波的技術來製作數位電子測距儀的感測器;也可以利用紅外線的技術來製作數位電子測距儀的感測器;當然更可以利用現有的產品技術來改良製作。現在我們先介紹一些超音波技術如何應用於測量距離,以及一些應用於測量距離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