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存在问题及应对举措近几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努力下,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是,还存在极少数村干部经受不住各种考验和诱惑,或以权谋私,中饱私囊;或欺上瞒下,虚报冒领;或不思进取,沉湎赌博;或办事不公,作风粗暴。因此,我们必须充分提高对农村党风廉政建设重要性的认识,不断加强和改进新时期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进一步增强党员干部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全面建设和谐社会提供坚实的政治保证。一、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存在的问题一是基层党组织成员自身素质(包括政治、文化、道德、党性等)较低,平时不注意学习,对政治理论学习兴趣不浓,缺乏政治敏锐性,缺乏对上级方针、政策的深刻理解,贯彻不坚决也不到位,党性不坚强。二是部分人当干部的动机不纯,有部分人靠宗族势力、靠收买选票当上村官,自身综合素质差,终日不知所为,存在做一届捞一届,此届不捞等何时的思想。三是以权谋私,办事不公。有的农村基层干部在征兵、土地转让、出租和工程发包工作中谋取私利,搞权钱交易;有的在宅基地划分、救灾救济物品发放、农用物资供应、计划生育指标分配、超生罚款、山水林田承包等工作中依仗权势,为自己和亲友谋取利益,搞特殊化。四是财务混乱,用公款吃喝玩乐,请客送礼,挥霍浪费。农村财务管理混乱是农村经济管理工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这一问题既引起了群众的强烈不满,同时也引发出了农村干部用公款吃喝玩乐,请客送礼,挥霍浪费的违法乱纪问题。由于财务管理混乱,一些干部利用职权乱批乱支乱用,再加上财务管理不公开,没有透明度,群众意见很大,同时也掩盖了一些人的违法违纪问题。五是少数农村基层干部作风不实。主要是群众意识和民主第1页共4页意识不强,决策不民主,搞“一言堂”、“家长制”,对事关群众利益的问题,关心得不够,解决得不多,脱离了群众,背离了党的宗旨;有的干部法制观念和纪律观念淡薄,作风简单粗暴;有的村支部、村委“两张皮”,村委与支部“分庭抗礼”,削弱了党的领导;有的基层干部与民争利,损害群众利益,损害了党的形象。六是对基层干部的监督相对薄弱。农村基层干部特别是“一把手”,集人权、事权、财权于一身,既是决策者,又是执行者,也是监督者,公权过于集中,监督难以到位。其他党员干部怕惹人、怕惹事,对腐败行为和不正之风不敢监督,不敢揭露,使少数农村不良风气成了“小气候”。七是制度约束不力。村务公开工作虽然实行多年,但有的村因制度不全,或制度落实打折扣,仍然存在重形式轻实效的现象,该公开的,没公开,或公开的不真实、不及时,导致群众的监督作用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这些现象的存在,影响了党群干群关系,影响了社会的稳定和政治的安定,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有些村级领导班子抓党风廉政建设的思想认识还不够到位。一些村级领导班子,甚至是主要领导,思想认识不够到位,没有把抓党风廉政建设这项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贯彻责任制的积极性不高,工作被动应付,对责任范围内干部身上存在的问题不敢指出,不敢批评。个别农村干部甚至错误地认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抓得太紧会束缚手脚,会影响经济工作和事业发展,会影响农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把抓经济建设和抓党风廉政建设对立起来。由于思想认识不够到位,工作缺少成效,存在求太平,过得去,别出大乱子的思想,轻视抓党风廉政建设,不能及时将矛盾和问题化解在形成之初、萌芽之时。二是各种民主决策、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工作落实还不够。在村级财务的处置、土地拆迁安置款的发放等群众关注的重大事项上,缺少规范的操作制度和必要的制约手段,从而造成了村内部财、物管理比较混乱的情况,给一部分人钻了空子。在制度建设上,有图形式、搞花架子的情况,对已有的党风廉第2页共4页政工作制度落实不够。制度、规章订了不少,真正执行落实的却很少,既削弱了农村党风廉政工作的实际成效,又在群众中造成了不良影响。三是党风廉政责任制的考核与追究工作有待加强。缺乏全面、系统、有效的检查考核机制,对党风廉政责任制的贯彻落实情况缺少定期和比较规范的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