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城市职业学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建筑构造》课程教学大纲(工程技术学部编制)二○○九年八月《建筑构造》课程教学大纲执笔人:卓海旋编撰日期:2009年8月31日一、课程概述建筑构造是B类课(包含理论和实践两部分),计划时数总计96学时,分2个学期来学习。其中实践部分共计31学时,占总学时的32.3%,本课程共计6学分,是必修的职业基础课。建筑构造又称房屋建筑学,即专门研究房屋的建筑学。该课程主要由民用建筑和工业建筑两部门组成,每一部分又包括建筑构造和建筑设计原理。建筑构造部分,研究一般房屋的组成,各组成部分的构造原理和构造方法。构造原理研究各组成部分的要求,以及满足这些要求的理论;构造方法则研究在构造原理指导下,用建筑材料和制品构成构件和配件,以及构配件之间连接的方法。建筑设计原理部分,研究一般房屋的设计原则和设计方法,包括总平面布置、平面设计、剖面设计、立面处理等方面的问题。建筑构筑课程是土建类专业必修的一门主要专业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民用和工业建筑构造的组成和基本构造原理、常见的构造作法,以及建筑施工图的识读。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基层土建单位的工程实际问题。配合其它有关课程的学习,为今后从事土建工程施工与管理、工程建设监理、工程质量与安全管理、工程经营与造价管理等工作打下基础。二、教学内容描述(一)课程总体要求根据本课程的特点,学生学完本课以后,应达到下列基本要求:1、对基础、墙体(柱)、楼地层、楼梯、屋顶及门窗等常用建筑构造的作用及构造设计要求,有较深的理解;对其它建筑构造和工业建筑构造的基本组成和构造要求等也有一般的了解。2、懂得从安全、经济、适用的原则出发,根据初步设计、运用建筑构造的基本理论和方法,选择建筑构造方案、构件的形式、基本尺寸和材料做法,初步掌握其设计方法和步骤。3、明确民用和工业建筑中各种建筑构件在布置上的要求,能根据建筑构造的作用和特点、具体情况,拟定其主要细部构造形式,知晓其构造处理方式和手段。4、能识读一般的建筑施工图纸,基本掌握建筑细部构造节点图样。(二)课程要求的层次本课程教学按以下3个层次进行要求:1、了解:要加以了解的扩大知识面的延展性内容,在工作中可进一步学习。2、熟悉:一般性掌握的资料性内容,在工作实际中要学会使用。3、掌握:必须理解和记忆的基本原理和数据、基本构造作法。(三)课程特点与学习方法本门课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都较强的综合性专业课,涉及的知识面广。在学习过程中,要综合运用基础理论,通过习题、实训和建筑构造课程设计等环节,锻炼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建筑构造种类繁多,型式多种多样,在学习过程中,只能重点学习常用的、尤其是以民用建筑为主的建筑构造,掌握其一般组成和作法。本课程以集中学习为主,学习中首先阅读各章节的学习指导,了解其中的重点、难点内容,配合教学辅助媒体进行系统学习,按照教学要求完成课后思考题、习题,以及相应的构造实训绘图练习。(四)教学内容绪论教学内容1.房屋建筑学课程的内容、特点及任务要求2.建筑构成三要素3.建筑按不同方式进行分类4.建筑按耐久性和耐火性进行等级划分5.建筑设计的内容、程序和依据教学要求1.掌握:建筑的构成要素、建筑的分类和等级划分2.了解:(1)本课程的特点和学习方法。(2)建筑设计的内容、程序和依据第1章民用建筑概述教学内容1.建筑物的基本组成2.影响建筑构造的因素及设计原则3.定位轴线及其编号教学要求1.掌握:定位轴线及其编号方法。结合工程图纸,学以致用。2.了解:(1)建筑物各组成部分的作用及受力特点。(2)影响建筑构造的因素及设计原则。第2章基础与地下室教学内容1.地基与基础的概念和设计要求2.基础埋深及其影响因素3.基础按材料受力特点和构造形式分类4.地下室类型与防潮、防水构造教学要求1.掌握:(1)基础埋深的概念及选择埋深的方法(2)地下室的防潮、防水构造2.了解:(1)地基与基础的概念和设计要求(2)基础按材料受力特点和构造形式分类第3章墙体构造教学内容1.墙体的类型、承重方案和设计要求2.砖墙、砌块墙、隔墙的构造3.墙面装修教学要求1.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