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智能广播网管理系统技术规范一、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智能广播系统管理接口规范和协议规范,按照该规范可实现对全系统设备管理的目的。本标准适用于智能广播系统管理的开发、生产、设备选择和运行维护。二、规范性引用文件GB/T2260-2007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域代码GB2312-1980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基本集GB/T4880.2-2000语种名称代码第2部分:3字母代码GB13000-2010信息技术通用多八位编码字符集(UCS)GB/T15273.1-1994信息处理八位单字节编码图形字符集第1部分:拉丁字母一GB16959-1997信息技术信息交换用藏文编码字符集基本集GB/T17975.1-2010信息技术运动图像及其伴音信息的通用编码第1部分:系统GB/T18030-2005信息技术中文编码字符集GB/T28161-2011数字电视广播业务信息规范GB/T20030-2005HFC网络设备管理系统规范GB20600-2006数字电视地面广播传输系统帧结构SJ-256-11120调频立体声和单声道调制规范GB/T15770-1995广播数据系统(RDS)技术规范三、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紧急事件emergencyevent指突然发生的危及公共安全的事件,该事件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社会危害。紧急广播emergencybroadcasting一种利用广播通信系统向公众通告紧急事件的方式。应急广播系统emergencybroadcastingsystem提供紧急广播服务的广播通信系统。紧急广播消息emergencybroadcastingmessage采用文本、多媒体数据等方式描述的一个紧急事件,且通过紧急广播系统播发的信息。紧急广播表emergencybroadcastingtable在传输流用于紧急广播消息封装和传输的载体。辅助数据auxiliarydata紧急广播消息中采用图片、音频、视频等方式描述的紧急事件信息,定义为紧急广播消息的辅助数据。参考业务referenceservice广播消息可以指定目标网络和传输流中复用的一个图片、字符或音频广播节目作为该广播消息的参考业务,通过该业务可对广播消息的详细内容进行展现(LED屏、高音喇叭),或者指导用户如何更好地应对突发事件、或者政府宣贯政务及政策、或者气象信息发布、或交通信息发布、或远程科技兴农等。全域广播Globalbroadcast中心前端系统向其管控范围内的所有终端设备开机实现广播。分组广播Multicatbroadcast中心前端系统向其管控范围内的终端设备指定一组设备开机实现广播。点对点广播Point-to-pointbroadcast中心前端系统向其管控范围内的终端设备指定某一个设备开机实现广播。网关及网关功能GatewayandFuction网关是对下级设备统一管理的服务器,具有独立控制和运行等特点,网关提供上级网管控制接口并实现对下级设备控制的目的。SNMPSimpleNetworkManagementProtocol简单网络管理协议MIBManagementInformationBase管理信息库DTMBDigitalTelevisionTerrestrialMultimediaBroadcasting地面数字电视RDSRadioDataSystem广播数据系统GPRSGeneralPacketRadioService通用分组无线服务VPNVirtualPrivateNetwork虚拟专用网络(网关)四、智能广播网管系统功能要求(建议增加智能广播网管系统的组成,包括智能广播网络监管系统、网管应答器和网关)4.1网管系统应支持多级管理,实现按网络层次、地理域或者业务域划分管理域,进行网络分级分域管理。根据湖北省的实际情况,网管系统采用分级管理模式,各个县都应部署一套网管并全部接入省级网管。4.2各级网管应能够监控所有连接到系统的前端和终端设备并支持网络升级和新设备的加入。目前有部分地区的县前端机房与乡、村的前端机房不具备双向传输通道,而且全省大多数终端设备不具备回传功能,所以先期部分前端和终端设备无法接入网管,但所有前端设备应预留网管物理接口(RJ45),接口协议遵循省局发布的技术规范。4.3网管系统应支持WEB访问,通过安全可靠的控制机制,使得用户通过浏览器在任意地点可以接入网管系统,实现对网络的远程监控。4.4在湖北省农村智能广播网的系统设计中,考虑到系统的安全性和建设成本,所有对终端的操作指令(比如开机、关机、调节音量等)由前端编码器下达,终端的回传模块目前主要用于向网管传输工作状态的数据,目前要求每个行政村仅一台终端配置回传模块。五、智能广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