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市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当前我市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冯晓虎为认真贯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我们开展了农村精神文明调研工作。通过调研,我们感到,近年来,我市农村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农民收入得到大幅提高,农村面貌有很大改观,但对照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我市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1、部分乡村干部对精神文明建设认识不够,重视不足。当前农村事务多、矛盾多,乡村基层干部的主要精力用于征地征迁、处理矛盾纠纷、发展经济上,部分乡村基层干部对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重要意义认识不够,认为精神文明建设没有经济效益,是软任务,无关大局,存在着应付抓、被动抓的现象,个别村镇负责人甚至不避讳地讲,对此项工作不感兴趣。在当前农村大量纷繁的行政事务、经济发展、矛盾调解等任务中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有被边缘化的趋向。2、文化体育设施缺乏,农民文体生活单调。据调查,在全市273个行政村中,虽然大多数有活动场地,但缺乏活动器材。同时许多村文化活动中心年久失修,长期不开展活动,有的是“一间房子,多块牌子”。所以,目前1农村文体活动设施存在着数量少,条件差,活动缺乏的问题,与广大农民对文化的需求存在巨大缺口。同时,因为活动少、条件差,农村文化人才已出现后继乏人的断层现象。3、陈规陋习一定程度存在。由于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相对薄弱,一些农民思想意识、价值取向、道德观念产生错位。特别是个别青年农民的艰苦奋斗精神、勤劳致富思想和体现真善美的做人准则比上一辈有所弱化。同时,现有的农村文化阵地在提高农民文明素质中作用不充分,健康积极的文化生活缺乏,一些封建的落后观念在农村有一定市场,个别乡村占卜算命、烧香拜佛、赌博等不良习惯影响一些农民。农闲时节,有的村民时常聚在一起玩麻将、赌博,个别农民沉迷其中,造成对时第1页共4页政不闻不问,对生产生活得过且过。一些低俗的演出在农村还有一定的市场,对广大农民群众产生一定的精神毒害。4、脏乱差现象较为普遍。近几年来,农民生活条件有所提高,但农村脏乱差现象仍然突出,农村的生活垃圾管理不到位,生活垃圾随处乱倒现象还比较普遍,直接影响到农村的环境,农民的生活质量和城市形象。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以下对策和建议:1、注重新农村建设的硬件建设,改善农村生活环境。2村镇面貌是农村经济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集中体现,要做到村容村貌整洁,首先要抓紧实施农村村庄规划,统一规划乡村布局,按照适度集中的原则,积极抓好新农村建设的试点。其次是构筑城乡一体的垃圾集运机制。(一)是按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由各镇对辖区内的环境卫生负总责,各行政村负责村范围的垃圾清扫保洁。(二)是分级承担经费,搞好农村环卫设施建设。各镇要规划建设垃圾中转站,各村要普遍建有垃圾池,实行村保洁收集,镇中转,市集中处理的工作机制。村镇环卫设施的建设实行分级负责。镇垃圾中转站建设费用,以乡镇办筹集为主,村垃圾池建设及人员、清运经费,以村筹集为主,各乡镇财政也要安排专项经费予以保障。(三)是鼓励各种经济成份投入城乡环卫市场,推动城乡环卫工作的企业化运作,市场化经营。(四)是由环卫部门尽快制定《乡村生活垃圾管理办法》,使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做到有章可循。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改善农村居住环境,实现村容整洁,是一项长期的渐进的工作,必须从早谋划,从现在做起,加大力度,逐步推进,力争通过几年的努力,使我市的村庄建设有一个根本的改善。2、要突出乡风文明建设。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主体,培育新农村、树立新风尚,是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迫3切需要。乡风文明的培育也是一个长期过程,各乡镇、村要注意从乡规民约、村规民约入手,通过约定俗成,农民用普遍认同的乡规民约、村规民约来规范行为形成乡风。各乡镇、各村要从当地的历史、文化、传统、风尚出发,制定出得到普遍认可的乡规第2页共4页民约,使农民在乡规民约的约束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得到提高,形成自身的文明乡风。3、建设农村业余文化队伍和文体设施。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民对精神文化需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