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代表任期制的作用思考*提出实行党代表大会代表任期制,这是落实尊重和保障党员主体地位的重要举措,并将推动党内民主朝着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方向发展。笔者认为,党代表任期制可以强化三个机制,即党员权利保障机制、聚合力机制和溢出效应机制。一、党代表任期制促进党员权利保障党员的权利既可以通过组织途径得以保障,也可以通过党的代表大会。党代表任期制的作用是保障党员权利的一个重要的机制,即通过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的政治过程,来输入党员的政治要求,再进行一系列的政治议程将党员的“众意”进行立法、决策、遴选政治精英等方面的转换。这是对党员政治权利最有力的制度保障。党代表任期制的提出可以视为新时期执政党建设的一项重要的制度突破。在党章中只规定了党员的权利和义务,但从未对党代表的权利和义务有明确的要求。党代表更多的只是会议期间的一名与会者、讨论者,会后的一名传达者。至于参会期间的政治态度、讨论的积极程度和发言内容的深度,是不作任何要求的,会后的传达也是无法考量的。任期制是要作出如是的改进,即在规定的时间跨度的任期内,作为党代表有反映党员各种要求的责任义务,这正是代表制的本质内涵,不反映党员的要求也就没有履行好代表的职责。任期制的提出和最近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进行讨论,表明了执政党制度建设进入一个重要的领域,即党员权利层面。这是因为党内民主的实质在于以权利制约权力,普通党员以权利制约权力的实现程度是衡量一个政党民主程度的标准。权利监督发挥作用的程度与民主程度成正比,民主监督作为权利监督的一种形式,要充分发挥作用,也要依赖于民主政治的不断完善。二、党代表任期制提高组织和党员的聚合力利益分化是代议制理论的必要基础。没有多元的社会阶层也就没有多样的利益诉求,代议制民主出现在现代也主要是这个原因。代议机构的政治使命就是通过代表反映这些不同的利第1页共3页益要求,经过代议程序进行利益再分配,让社会成员的利益保持在一个相对均衡的状态,达到整个社会相对平衡。党内利益多元化为代表任期制提供了很好的契机。第一,代表本身是党内不同利益的代表者。从理论上说,党员的根本政治利益是一致的,比如说对党的理想和信仰,维护党的形象,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促进国家和地区各方面事业的发展等等。在根本政治利益一致的前提下,也有些利益是不一致的,或需要沟通达成共识的。这是现代社会的一种必然现象。比如党委制定具体的公共政策,日常规范化的制度措施,党内遴选领导干部的程序方法,对现任干部享受的政治待遇和经济保障,党员公共政治利益的维护,对部分经济上处于弱势党员的救助等等。第二,代表任期制是动态和持续的过程。代表的任期规定明确了其政治责任具有时间连续性,而不是原来的主要围绕着党代会的召开。按照原有的制度设计党代表只是个体代表,即代表按照本身主观的政治见识来履职,很难考虑到群体中党员的普遍的政治意志和不同的政治要求。动态和持续的代表过程弥补了上述不足,党代表会较为全面、系统地反映党员的思想、观点和利益要求,反映党的组织中存在的问题。尤其是面对突发性公共事件后对党组织和党员应对与表现的反思,适时加以调整和适应,提高整个组织系统的整合能力、党员的凝聚力和社会成员的向心力。三、党代表任期制衍生党内民主的溢出效应所谓“溢出效应”,就是事物一个方面的发展带动了该事物其它方面的发展。这里所说的“溢出效应”是指党代表任期制可以带动党内其他制度的发展。第一,任期制可以逐渐理顺党代会、全委会和党委会领导体制。众所周知,任期制的实行是为了推动党代会常任制的实施。党代会常任制是一种很好的制度设计,根据邓小平在八大党章修改上的讲话,“按照新制度,党的最重要的决定,都可以经过代表大会讨论。党的中央、省、县委员会每年必须向它汇报工作,听取它的批评,答复它的询问。代表由于是常任的,要向选举他们的选举单位负责,就便于经常地集中下级组织的,第2页共3页党员群众和人民群众的经验,他们在代表大会会议上,就有了更大的代表性,而且在代表大会闭会期间,也可以按照适当的方式,监督党的机关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