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局职业教育与社会教育工作意见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针,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省政府、XX市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发展职业教育,巩固成人教育,推进社区教育,规范民办教育,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加快技能型人才培养,努力创建学习型社会,积极为地方经济建设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为推进*区域教育现代化建设、构建和谐*作出新贡献。二、工作目标1.稳定职教招生规模。全市中等职业教育招生7000人,与普通高中招生规模大体相当。2.加强基础能力建设。推进职业教育布局调整,*职高、农综技校力争建成省四星级中等职业学校,并进入国家级或省级高水平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行列。全市重点建设好富士康精密模具(南通)人才培训中心和*职高综合实训基地,建成省级示范专业1—2个。新建*市级镇社区教育中心3个。3.服务新农村建设。实施农村教育培训工程,全年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3000人,农业实用技术培训43000人,农民创业培训1740人。4.推进教育现代化。成立“区域教育现代化建设领导小组”,全面、深入地推进区域教育现代化建设。5、规范民办教育。进一步完善民办教育办学体制,加强管理监督,努力实现民办教育的健康持续发展。三、工作措施1.加强对职业教育的领导。进一步加强对职业教育工作的领导,组织召开全市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出台工作意见,加大改革力度,强化保障措施,推动我市职业教育进一步加快发展步伐,不断提高职业教育对*经济社会建设的贡献率。2.推进职教资源整合。根据《省教育厅关于推进中等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精神,进一步加快全市职业学校布局调整的步伐。撤销平潮职中、西亭职中的建制;支持*建校创建省三星级中等职业学校;重点建设好*职高、农综技校,力争第1页共5页两校均建成省四星级中等职业学校并进入国家级或省级高水平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行列;大力支持江苏电大*学院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创新思路,积极筹建高职学院。3.稳定职教招生规模。创新职教招生工作思路,规范招生市场秩序,稳定职教事业规模,确保高中阶段教育职、普规模大体相当。将各初中升入本市职业学校学生数作为重要指标,纳入初中校长的争先创优考评。鼓励、支持各职业学校积极开拓省内外招生市场,在中西部地区设立招生、招工联络机构,与当地职业学校及职业培训机构沟通联系,采用联合办学的模式,为本地企业订单开展学历教育和技能培训,引进技能型、应用型人才,满足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4.加强校企合作对接。各职业学校进一步增强主动服务的意识,与市内相关企业建立长效、稳固的联系、合作机制,根据企业对人力资源的需求,快速反应,将学校的学历教育及技能培训与企业对专业技能人才的需求紧密对接。在全市推进“四大主导产业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建设:*职高——机械电子、精密模具、纺织服装、现代服务业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农综技校——船舶修造、钢结构、现代农业人才培养培训基地;江苏电大*学院——计算机应用、软件设计、家纺设计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建校——建筑业人才培养培训基地。以此为依托,积极开展订单式培养、菜单式培训,满足我市各类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为我市产业集聚、经济跃升提供人力资源支撑和高质量服务。同时,各职业学校在人才培养的层次、规格与周期上,也要顺应企业需求,主动对接。5.全面启动职工教育。进一步加强企业职工教育,充实市级职工教育管理力量,建立健全市级职工教育工作网络。全市规模以上企业将恢复和建立企业职工学校,组建职工教育师资队伍,通过实行培训、考核、使用、待遇相统一的政策,引导、支持员工通过教育培训,提升业务素质,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各职业学校、成人学校要积极为企业职工教育做好服务,配合相关企业开展岗前培训、在岗培训和文化培训等。6.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加大对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的投入力度,重点建好示范专业、骨干专业的实训基地,今年力争第2页共5页建成2个省级示范专业。全市重点建设好富士康精密模具(南通)人才培训中心和*职教中心综合实训基地。将各校实训基地在承担本校学生技能实训的基础上,面向其他学校相关专业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