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建设研究会调研报告省委常委、组织部长车俊同志在全省组织部长会议上指出。“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之一,也是组织工作的生命线。”这一重要论断对于做好新形势下的组织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广大组工干部要深刻认识并自觉实践这一新的要求,以公平正义的理念履行好自己的职责,推动新时期组织工作的创新与发展。一、公平正义是新时期新任务对组织工作的根本要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提出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和战略任务。坚持公平正义理念是新形势新任务对组织工作提出的新要求。组织工作只有坚持公平正义理念,并不断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才能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党的建设伟大实践和理论创新的需要,才能更好地为促进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1、组织工作坚持公平正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保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中央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和谐社会把公平正义作为其重要内涵,提到一个突出的地位,充分说明社会对公平正义的呼唤。可以说,公平正义既是和谐社会的本质特征,也是促进、维护、实现和保证社会稳定和谐的重要力量,只有努力推进社会公平正义,不断推进社会公平正义的程度,才能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组织部门作为党委的重要职能部门,担负着培养选拔干部、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人才队伍等重要职责。可以说,组织工作涉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个领域,涉及到每一项事业和每一个人,只有把公平正义理念贯穿于组织工作的各个环节当中,才能形成公平正义的组织制度和工作机制,才能在党的干部和党员中、在党的各级组织中形成公平正义的风尚,从而促进和带动社会的公平正义,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障。2、组织工作坚持公平正义是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内在要求。党的先进性建设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自身建设的根本问题,涉第1页共12页及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等各个方面,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所谓系统工程,就要求党的建设的各个方面联动进行,弱化任何一项建设,都会影响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整体进程。组织工作只有坚持公平正义理念,才能对干部给予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评价和公平公正的推荐;只有坚持公平正义理念,才能增强党员和群众对党的认同感和忠诚度,才能增强党的权威,巩固执政根基;只有坚持公平正义理念,才能在党内形成崇尚公正的良好党风和价值理念,从精神层面规范党员的行为,很好地抵制党内不良风气,并对社会风气形成良好的导向作用。所以,组织工作坚持公平正义理念,直接关系到党的建设各项事业的发展,关系到党的先进性建设。3、组织工作坚持公平正义是自身发展创新的不竭动力。维护和实现公平正义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做好组织工作的基本要求和不竭动力。胡锦涛同志指出,衡量一个组工干部是否合格,首先要看是否公道正派、实事求是,干部群众看组织部门的形象,也是首先看这一条。组织部门作为党委主管组织工作和干部工作的重要部门,能否做到公平正义,不仅直接关系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落实,而且关系到党在群众中的威信,关系到党的事业的兴旺发达。无论是组工干部的岗位规范,组织部门的职责任务,还是组织工作的具体要求,都迫切需要组织工作坚持公平正义理念。组织部门和组工干部如果不能坚持公平正义,党的组织路线必然出现偏差,干部工作原则就难以得到体现,进而会对党的事业造成严重危害。所以说,公平正义是组织工作的生命线。二、公平正义要体现在组织工作的具体实践中组织部门主要是做人的工作,享有平等的权利、均等的机会,是工作对象的基本要求;给予他们公平公正的对待,是组织部门的责任和义务。所以,要把公平正义理念体现到组织工作的各项具体工作实践中。1、建立科学规范的组织工作制度。组织工作坚持公平正义,要有公正的制度。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要在坚持党的领导、党管干部、党管人才等原则的前提下,进一步拓宽工作领域,建立起公正合理的干部选拔第2页共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