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收费问题现状和对策探讨教育收费一直是社会普遍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随着价格主管部门相继出台了制止中小学乱收费的规定,价格监督等部门的检查,乱收费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遏制,但并末完全根治,乱收费方法也在不断创新。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规范教育收费行为,完善教育收费政策,健全教育收费管理机,确保XX县区教育资源配置均衡发展,实现与中央商务区相适应的更均衡、更公平、更充实的社会教育,物价部门根据国家展改革委员会、教育部、国务院纠风办等7部门《关于开展全国治理教育乱收费专项检查的通知》的精神,对我区的教育收费进行了专项检查。现就我区的教育收费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作一初步探讨:一、我区教育收费的现状(一)学前教育阶段我区现有幼儿园35家,其中公办幼儿园有3家;国有民办8家;社会力量办学(个体、厂办、部门)24家。民办幼儿园占总数的91.4%。由此可见,学前教育正趋向社会化、市场化。目前幼儿教育收费实行按等级收费,取消赞助费。收费项目为保育费、困难班费、代管费三项。保育费公办幼儿园甲级250元/人.月,乙级150元/人.月,丙级120元/人.月,丁级90元/人.月。民办幼儿园可比照同等级公办幼儿园标准上下浮动50%。困难班费早送、晚接5元/人.月。代管费80元/人.学期。(二)义务教育阶段我区现有小学29所,初中8所。义务教育收费项目为杂费、借读费、代管费、住宿费等四项。杂费:小学80元/生.学期,初中110元/生.学期,实施多媒体教学或开设信息技术课程的中、小学校可加收20元/生.学期;借读费:小学300元/生.学期,初中600元/生.学期;代管费:小学150元/生.学期,初中260元/生.学期;住宿费:小学100元/生.学期,初中20元/生.学期。接受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学生不缴纳学费。对户口不在本地的外来流动人口子女或因其他原因并经当地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后借读的学生,收取借读费后不再收杂费。代管费第1页共5页使用的范围为课本费、音像教材费、作业本费、讲义费、班会费五项,学期结束时学校应向学生家长公布代管费清单,多退少不补。住宿费只向住宿的学生收取,主要用于弥补学生宿舍日常运行费用,不得作为学生宿舍基本建设投资。(三)民办中小学教育阶段我区现有民办中小学6所,高中1所。目前民办学校教育收费项目为学杂费、住宿费、代管费三项。学杂费根据生均培养成本确定标准,民办初中学杂费4300元/生.学期,小学学杂费38003900元/生.学期;明珠实验学校学杂费小学6002100元/生.学期,初中10004000元/生.学期。高中学杂费4800元/生.学期。代管费按规定项目列支,期末出具清单。二、教育收费存在问题经过几年对教育收费进行专项治理,我区在执行教育收费政策方面总体上做的比较好,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不规范收费仍屡禁不止。2005年区物价局、教育局组织61所中小学、幼儿园开展教育收费自查自纠工作,据统计,自查上报不规范收费金额达11.02万元。主要表现为:1、巧立名目收费。按规定中、小学收费项目一律由省、市物价、财政、教育部门确定,各校只有按规定执行的义务,而无自立项目收费的权利,然而有的学校巧立名目乱收费用。如军服折旧费、车牌工本费、空调费、学籍保留费等。2、扩大范围列支。按规定代管费列支范围为五项目,多退少不补,而有的学校扩大代管费使用范围,期末补收代管费等。3、强制服务收费。部分学校违反规定为学生订购教育辅助材料、课外资料、报刊杂志、代购物品等存在牟利及变相牟利的现象。4、违反规定收费。根据市物价、财政、教育部门有关文件规定,各项收费必须按学期收费,不得跨学期收取,而有的学校仍存在跨学期收取借读费行为等。5、假捐资真收费。为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国家提倡和鼓励社会各界捐资助学。同时也明确规定捐资助学不得与学生入第2页共5页学及学籍挂钩。但在实际执行中不少学校违背这一规定,群众反映较大。有的学校为应付物价部门的检查,就让学生家长在事先印好的捐资书上签名、盖章,似乎是学生自愿捐款,而实际都是学校强行收费。三、教育乱收费的原因形成教育乱收费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归纳起来大至有以下几点:1、思想认识不足。一些学校的领导和教职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