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系统防灾减灾日活动工作总结XX县区教育系统防灾减灾日主题教育活动总结XX县区教育局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三个“防灾减灾日”。为促进我县中小学校进一步增强灾害风险防范意识,普及防灾减灾知识,提高广大中小学生自救、互助能力,保障师生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市减灾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做好防灾减灾日有关工作的通知》XX县区政府办《防灾减灾日活动实施方案》通知要求,我局于5月11日印发了《关于做好防灾减灾日有关工作的通知》,要求全县各级各类学校组织落实,制订活动方案,明确职责分工,广泛发动,精心组织,确保各项活动有序开展。我县教育系统今年防灾减灾日主题教育以“普及防灾知识,排查风险隐患,学会自救互救”为主题,开展了以下活动:1.广泛宣传,大力氛围营造。各学校充分利用“防灾减灾日”活动,通过宣传橱窗、墙报、校刊、校园广播、校园网等各种媒体,通过召开晨会、班会、制作宣传标语、组织图片展览重点普及防灾减灾有关法律法规和科技知识。经过广泛宣传,扩大了舆论影响,营造了防灾减灾的浓郁氛围,切实提高广大师生对“防灾减灾日”重要意义的认识,进一步增强防灾减灾意识,提高避险自救和互救的技能。2.开展安全教育,提高防护意识。为进一步提高全校师生的防震减灾意识和应急意识,让学生掌握基本的防灾避灾知识和技能,增强师生的应急疏散能力和安全意识,最大限度地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进行了一系列安全教育,包括地震、森林防火、山洪、雷雨等极端气象灾害防护知识的学习,提高了师生实际应对和处置突发安全事件的能力,更进一步增强师生防震、防灾减灾的安全意识,真正掌握在危险中迅速逃生、自救、互救的基本方法。3.做好各类应急演练,提高应对能力。在5月12日防灾减灾日当天,各学校分别开展了防震知识宣传和防震应急演练,结合各校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制定各项活动计划、地震演练第1页共2页方案和应急预案,确保在遇险应急中将损失和灾难降到最低程度。针对师生在教室、宿舍等场所可能出现地震情况,组织师生如何紧急疏散。通过多次演练,使全体教职工明确岗位职责,确保在现有的人员和条件下,一旦震情出现,能够快速正确地完成地震应急工作的各项任务,使学生知道在各种情况、各种地点,应怎样疏散,应该沿着哪条线路疏散,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4.加强综合安全防治,全力确保师生安全。以本次宣传周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开展了师生全面的安全知识宣传教育活动,使全体师生树立了“安全第一”的思想。“防灾减灾宣传周”期间,各学校认真开展了一次安全教育主题班会,向学生宣传如何预防目前流行的的腮腺炎、手足口病等季节性传染病的预防治疗知识。5、加强排查摸底,隐患整改全面。各学校建立了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制度,由学校校长、幼儿园园长带头对学校的安全隐患进行了排查,对学校环境卫生、教学设施、安全制度建设等方面存在的隐患和管理漏洞,提出了整改意见,指定专人负责,对能立即整改的问题不过夜,暂时不能整改的问题不过周,学校不能处理的问题立即上报,建立了学校重大安全隐患整改台帐,制定整改方案,确立整改重点,消除了学校内部存在的安全隐患。附:XX县区部分学校防灾减灾日活动开展情况剪影二〇一一年五月十三日第2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