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1.中央银行:是一个国家最高的金融管理机构,负责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进行金融监管等,是金融体系的核心。2.准中央银行制度:指国家不设通常完整意义上的中央银行,而设立类似中央银行的金融管理机构执行部分中央银行的职能,并授权若干商业银行也执行部分中央银行职能的中央银行制度。3.跨国中央银行制度:指由若干国家联合建立一家中央银行,由这家中央银行在其成员国范围内行使全部或部分中央银行职能的中央银行制度。4.单一式中央银行制度:指由国家建立单独的中央银行机构并使其全面行使中央银行职能的制度。5.复合式中央银行制度:指国家不专门设立专司中央银行的职能机构,而是由一家集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职能于一身的国家大银行兼行中央银行职能的中央银行制度。1.发行的银行:指国家赋予中央银行集中和垄断货币发行权,成为全国唯一的货币发行机构。2.银行的银行:指中央银行的业务对象是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以及特定的政府部门。3.政府的银行:指中央银行代表政府贯彻执行货币金融政策,代为管理财政收支并为政府提供各种金融服务。4.最终贷款人:指商业银行发生资金困难而无法从其他银行或金融市场筹措资金时,中央银行为其提供资金支持,从而承担起“最终贷款人”的角色,这可避免发生金融恐。5.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指中央银行履行自身职责时法律赋予或实际拥有的权利、决策与行动的自主程度。1.再贴现:是指中央银行通过买进商业银行持有的已贴现但尚未到期的商业汇票,向商业银行提供融资支持的行为。2.特种存款:是指中央银行根据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的营运情况,以及银行银根松紧和宏观调控的需要,以存款的方式向这些金融机构集中一定数量的资金而形成的存款。3.存款准备金:是商业银行等存款货币机构按吸收存款的一定比例提取的准备金。4.货币经济发行:是指中央银行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通过正常的信用渠道增加货币供应量的行为。5.发行基金:是指中国人民银行人民币发行库保存的未进入流通的人民币。1.清算:在转账结算中,商业银行需要通过一定的清算组织和支付系统,进行支付指令的发送与接收、对账与确认、收付数额的统计轧差、全额或净额清偿等系列程序,这些程序就是所谓的清算。2.支付系统:也称清算系统,是指在既定的规则框架下,由提供支付服务的中介机构和专业技术手段共同组成,用以实现债权债务清偿及资金转移的一种综合金融安排。3.净额结算:即支付系统将在一定时点上收到的各金融机构的转账金额总数减去发出的转账金额总数,得出净余额(贷方或贷方),即结算头寸。支付系统对金融机构的结算头寸通过中央银行或清算机构进行划转,从而实现双边或多边的清算过程。4.全额结算:即支付系统对金融机构的每笔转账业务进行一一对应结算,而不是在指定时间进行总的借贷方净额结算。5.国库:国家金库的简称,为国家办理预算资金的收入和支付、政府债券的发行和兑付、保管政府持有的黄金和维持外汇资产的正常运转。6.金融统计:按照规定的统计制度,根据统计的一般原理,运用科学的统计方法,对金融活动的数量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为经济和金融决策提供依据和政策建议的过程。1.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经济目标,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给量和利率等金融变量,进而影响宏观经济运行的方针和措施的总和。2.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中央银行通过货币政策在一段较长时期内所要达到的目标,具体包括物价稳定,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等。3.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是指与最终目标有紧密联系性,并且对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反应迅速的金融变量,一般使用的是货币供应量、利率、贷款量和汇率。4.货币政策操作目标,是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能够直接影响或控制的目标变量。操作目标介于政策工具和中介目标之间,一般使用的操作目标有法定准备金、基础货币和短期利率。5.菲利普斯曲线,表明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存在负相关的关系的曲线,由新西兰籍经济学家威廉菲利普斯最早提出,萨缪尔森和索罗完善并命名。1.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是指中央银行在法律赋予的权利范围内,主要通过规定或调整商业银行缴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