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秦淮区上高线(一期)拓宽改造工程项目建议书1项目简介1.1工程概况1.1.1项目地理位置1.1.2工程项目背景1.1.3编制依据(1)建设方提供的道路地形图及道路规划红线;1.1.4设计内容本阶段设计内容主要包括:道路设计、桥梁设计、排水设计、管线综合设计、照明设计、景观设计、交通工程设计及概算等各相关工程项目。0南京市秦淮区上高线(一期)拓宽改造工程项目建议书1.2现状评价及建设条件1.2.1道路现状及评价1.2.2交通现状及评价1.3工程区域自然概况1.4道路规划及交通量预测1.4.1道路规划1.4.2用地规划上1南京市秦淮区上高线(一期)拓宽改造工程项目建议书1.4.3交通流量预测(1)预测年限根据规范规定,城市支路交通量达到饱和状态的设计年限为10~15年,本次设计取15年。预测基年取2015年,本工程预测特征年设定为2018年、2023年、2028年和2033年。(2)出行分析交通建设对土地利用有导向作用,交通设施沿线的土地开发利用通常异常活跃。伴随交通设施建设,土地逐渐开发,工厂、学校、机关、住宅小区、商业中心等都是重要的发生源,导致交通量的迅速增加。因此,土地性质的变化,更可能成为交通量长期诱发的原因。根据出行对象的不同,可以将出行分为两大类:生活类出行和生产类出行。生活类出行主要指人们为满足一定的生活需求而在不同地点之间的移动,主要发生在城市范围内,活动对象是人,例如按不同的出行目的可分为上学、工作、购物娱乐、旅游等。生产类出行,主要指在生产活动过程中,因生产需要而使货物在不同地点之间的移动。此类出行的对象是货物,即“物”的流动,其发生的范围也较广。随着对环境问题的日益关注,工业区逐渐从城市工商混合区中分离,集中到城市外缘,主要集中到公路网上。生活类出行需求的增加来源于生活便利性的加大,生产类出行的增加源于生产活动的增加。本工程沿线规划主要为居住用地,其出行多为生活类出行。(3)远景交通量组成道路的远景交通量通常由以下三部分组成:趋势型交通量:指现有交通量按其固有的发展规律,自然增长的交通量。诱增型交通量:指拟建道路通车后,由于时空距离的变化,导致区内产业结构的调整及相互依赖关系的变化而诱发的交通量。转移交通量:指拟建道路通车后,从其他道路及由于竞争关系而从其他交通运输方式转移过来的交通量。2南京市秦淮区上高线(一期)拓宽改造工程项目建议书(4)预测交通量1、趋势交通量增长率预测道路建成后,现有的交通量按其固有发展规律发展,根据实际情况,趋势型交通量见下表:趋势交通量增长率特征年2014~20192019~20242024~2029交通量增长率4%2%1%2、诱增交通量增长率预测道路建成后,势必带来沿线的土地利用和商业开发,将产生部分诱增交通量。在项目沿线形成新的较大的交通量,从而对路网产生影响。根据经验,结合本项目实际情况,诱增交通量增长率见下表。诱增交通量增长率特征年2014~20192019~20242024~2029交通量增长率8%3.5%2%3、转移交通量增长率预测项目建成后,有部分的周边路网上的交通量转移道本道路上来,结合本道路的功能及与其他道路的关系,确定未来转移交通量的比例为10%。交通量预测结果通过以上分析,本道路未来特征年各预测结果如下:预测年平均日交通量(折合标准小汽车)特征年2018年2023年2028年2033年交通量(pcu/d)1876507066267681(5)设计通行能力参照相关城市道路设计规范,通行能力按下列公式计算:N=n×K×αc×αk×f式中:N—单向设计小时交通量(pcu/h);n—一条车道基本通行能力(pcu/h),本次设计n取1300pcu/h;表3-1一条车道基本通行能力3南京市秦淮区上高线(一期)拓宽改造工程项目建议书计算行车速度(km/h)50403020设计通行能力(pcu/h)1350130013001100K—车道折减系数,本次设计K取1.87;车道折减系数表车道数单车道双车道三车道四车道K1.01.872.603.20αc—道路分类系数,本次设计αc取0.8;αk—平交影响系数,本次设计αk取0.6;f—非机动车对通行能力的影响系数,本次设计f取0.8;通过计算得知本次设计道路设计小时交通量:934pcu/h设计年限的年平均日交通量按下列公式计算:Nda=N/(k×δ)式中:N—设计小时交通量(pcu/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