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度第二学期干部述职报告谢国平述职,主要是对一段时间内自己从事工作的反思性总结。反思总结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以后更好地开展工作。本学期,我将自己的工作定位在服务和协助两个方面,认真贯彻落实了学校四届六次教代会文件精神,依据教学工作补充意见,以转变教师教学观念为目的,围绕着课程改革,紧扣课堂教学改革和青年教师队伍建设,认真开展了教学工作。一、学习,是我永远的追求,也是永恒的师德学习化、信息化、知识经济化是21世纪的显著特点。这些鲜明的时代特点,对我们每一个社会成员提出的基本要求是进行终身学习。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要建设“学习化社会”,北京市也提出要努力建设一个“学习化北京”。作为生活在首都的社会成员,我们必须把自己建设成为一个学习型的社会成员,为构建“学习化社会”和“学习化北京”做出努力。因为,只有学习才是缩短社会发展与个人发展之间距离的最有效方式。作为社会成员,尤其是技术专业人员,必须坚持学习,以好学为自己的基本追求。只有好学,才能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好学就是喜爱学习,这是古人极力赞美的一种品质。孔子就以好学著称,他说自己“十有五而志于学”,到了“发愤忘食,乐以忘忧”的境界,并曾自信地说,即使有十户人家的地方,也有在“忠信”方面赶得上他的人,只是不如他好学罢了。他把“学而时习之”看成是一大乐事,并主张学与思结合,学与用结合,认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而不用则腐,用而不学则匮”。还有如“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学至乎没而后止”,“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等等都是大家有口皆碑的。好学,就是要以终身学习为乐事。终身学习是一种贯穿于人的一生的学习;是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是敢于打破狭隘的专业界限而向真实复杂任务的学习;是与他人协作、分享、共进的学习;是不断进行自我反思的学习;是依托信息技术将真实情境与虚拟情境融会贯通的学习;是以信息技术作为强大认知工具的潜力无穷的学习。学习,作为人类进化的需要和个体社会化的途径,在新的世纪中,已经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终身事业,也是每个人的基本权利与义务,更是个人、机构、国家、社会进步的重要机制和知识经济的中心。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服务者,其最基本的职业道德是教书育人。教师的发展是社会发展、地区发展、学校发展和学生发展的中介环节。只有教师发展了,才会使教育方针得到有效落实,才会使课程改革富有实效,才会使素质教育全面推进,才会有力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发展的前提是学习,这是学习化社会的要求。不学习就会误人子弟,也难以成为师德高尚者;不学习则谈不上发展,也无法实现创新;不学习则观念落后,最终成为教育改革的绊脚石。陶行知说:“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作为人民教师,要想完成教育改革为普通中小学规定的各项任务,必须树立“育人者必先自育”的学习意识,坚定“只有学到老,才能活到老”的信念,把学习视为永远的追求和永恒的师德;要通过学习使自己的观念与教育改革同步,使自己与新课程改革共同完善,让自己与学生共同发展。一句话,要通过学习自我建构学习型的教师形象。学校是进行学习的最重要环境,生活在学校中的群体应当是一个生命和青春涌动的学习群体。每一个老师要经过学习提升自己的生命质量,并为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服务。只要我们每一个人时时刻刻不忘学习,只要学习之风溢满校园,我们的学校必将成为“学习型的学校”,也将会给“学习型北京”和“学习型社会”的建设增添一点靓丽的风景。基于此,我认为学习应该着眼于五个方面:(1)加强学习经典理论,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觉悟、政治修养,始终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2)加强学习党在新时期的各种路线、方针、政策,提高自己的政策理论水平,并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自己开展工作的保证。(3)加强学习专业知识,深入研究专业知识领域,站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