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中国镇江第六届“双高”人才交流会南昌技能人才专场时间:11月16日上午8:30—11:30地点:南昌航空大学校体育馆(南昌市丰和南大道696号)主办:镇江市人民政府承办:镇江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镇江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链接网址:http://sg.hrol.cn/镇江简介镇江位于长江下游南岸,地处长江运河“十字黄金水道”交汇处,是长三角地区重要的港口、工贸和风景旅游城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生态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创新试点城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等,2014年4月,镇江市获得国家生态市荣誉称号。总面积384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13万。现辖丹阳、句容、扬中3个市,丹徒、京口、润州3个区和镇江新区、“三山”景区。清新秀丽、个性鲜明。镇江的自然禀赋得天独厚,山水秀丽,环境优美,以“真山真水、山水形胜”闻名海内外,自古有“天下第一江山”、“城市山林”的美誉。城内有“三山五岭八大寺”之说。市区的北面,长江与金山、焦山、北固山交相辉映,展现出一幅秀美的山水画卷;城市的南郊,山岗连绵,特别是南山国家森林公园,是古人隐居读书的神往之地,林木幽深,泉流鸟鸣,最适合游人休闲;西津渡古街、梦溪园旧址、天下第一泉、芙蓉楼等古迹久负盛名;还有道家“第一福地”茅山,“律宗第一名山”宝华山等等,都是观光旅游的胜地。底蕴丰厚、人文荟萃。镇江有文字记载的历史3000余年,是吴文化的发祥地。东汉末年,孙权在北固山修筑“铁瓮城”,开创了称雄江东的东吴时代,留下了“甘露寺刘备招亲”的千古佳话。金山寺始建于东晋,到唐代已闻名于世,“白娘子水漫金山”的传说、“梁红玉击鼓战金山”的故事广为流传。焦山碑林、南朝陵墓石刻、英国领事馆旧址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焦山碑刻《瘗鹤铭》,被誉为“大字之祖”。南朝宋、齐、梁、陈四个王朝,有三个帝王出生在镇江。《昭明文选》、《文心雕龙》、《梦溪笔谈》等鸿篇巨著均成书于此。镇江是江苏省重要的高教、科研基地,拥有江苏大学、江苏科技大学等5所大专院校,在校本科以上学生8.35万人,汽车制造、船舶制造等专业在全国领先。区位独特、资源优越。镇江东距上海200公里,西到南京50公里,处于上海经济圈和南京都市圈交汇处,区位优势独特。京沪高铁、沪宁城际、宁杭城际、沪宁铁路4条铁路和沪蓉、扬溧、宁杭、宁常4条高速公路穿越镇江,润扬大桥和泰州大桥两座大桥联结南北。境内长江自然岸线270公里,其中深水岸线87公里,港口吞吐量达到1.5亿吨。拥有1个国家级经济开发区、1个国家级出口加工区、1个海峡两岸新材料产业合作示范区和和6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已有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5000家公司和财团在镇投资,世界500强中有50余家落户镇江,累计实际到位外资达200亿美元。产业集聚、富有生机。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呈现集聚发展态势,实现销售3002亿元,增长33.2%。培育并形成镇江新区航空零部件、丹阳特种纤维、丹徒重型装备、扬中工程电器、润州船用动力、镇江新区碳纤维材料、丹阳高性能合金材料等9个省级特色产业基地。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43.2%,同比提高1个百分点。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和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市建设扎实开展;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工业比重46.8%,位居全省第一。扎实推进国家低碳城市试点工作,低碳九大行动深入实施,官塘新城成为亚太经合组织低碳示范城镇试点。国家森林城市40项创建指标全部达标,新增绿化造林9.7万亩。生态文明建设工程监测指数列全省首位,成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城市,顺利通过中国人居环境奖专家组考核验收。镇江作为国家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规划的核心城市,2013年,在现代化建设征程上奋力前行,扎实推进“八项工程”,全力实施“四大行动”,取得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成就,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927.1亿元,比上年增长12.1%;完成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54.5亿元,比上年增长18.1%。固定资产投资1777.2亿元,增长22.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33050元、16260元,增长10%和12%。镇江市招才引智优惠政策(摘要)1.创新“人才特区”政策。打造苏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