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层分化挑战思考随着农村市场经济及政治民主化的发展,农村社会阶层分化日益明显。这种分化有其积极的因素,但也对目前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在加强领导核心地位、组织自身建设、思想政治工作、利益整合、民主政治发展等方面提出了新的挑战。党的农村基层组织是党在农村社会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随着市场经济的确立和发展,社会分化加剧,两个阶级一个阶层的格局被打破。社会分化的同时,农民阶级内部的分化也在加速,这种分化引发了一系列的矛盾,对党的农村基层组织提出了挑战。一、农村社会的阶层分化现状阶层是根据人们不同的社会特征,进行多角度划分而形成的社会地位序列。划分阶层的标准主要是收入水平、职业、权力、教育程度,核心是职业。[1]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使农村社会发生了重要的变化,使得农民在职业上已经出现明显的差异,这样的差异也影响到他们的社会经济地位,从而使其获得经济资源和政治资源也不相同。陆学艺等学者按农村劳动力就业类型将农村户口的农民划分为8个阶层:一是农业劳动者阶层。由承包集体耕地,以农业劳动为主的农民所组成。这个阶层是中国大部分农村的主体劳动者。二是农民工阶层。他们常年或大部分时间从事第二、三产业,户口仍然是农民,有承包地,从事城镇职工不愿干的工作但又不享受城镇居民的各种补贴、公费医疗等劳保待遇。这是一个人数仅次于农业劳动者的社会应当切实关注的阶层。三是雇工阶层。这是现阶段农村的工人阶级。他们受雇私营企业或个体工商户,他们的收入一般比农民工高,但社会地位一般比农民工人低。四是农民知识分子阶层。在农村从事教育、科技、医药、艺术等智力型职业的知识分子。他们是农村现代化的先锋。五是个体劳动者和个体工商户阶层。即农村拥有某项专门技术或经营能力,占有一定生产资料或资金,从事某项生产或经营活动的农民,生活比较充裕,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对于农村的社会和经济影响力越来越大,政治参与程度相对较高,对国家经济第1页共7页政策尤为关注。但就整体而言,这一阶层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影响他们进一步发展。六是私营企业主阶层。即企业的生产资料私有,自主经营,以盈利为目的且雇工在8人以上的企业主。他们中有一些是文化水平较高、年轻有为者,已有相当清晰和迫切的政治要求。七是乡镇企业管理者阶层。即乡村集体所有制企业和经理、厂长以及主要科室领导和供销人员他们有集体企业的经营权、决策权,是乡镇企业的管理者。随着农村乡镇企业的继续发展,这个阶层的人数和势力正在迅速发展之中。八是农村管理者阶层。即村“两委”的组成人员及村民组长,是农村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的组织者和管理者,是党和政府各项方针、政策在农村基层的具体执行者,是农村发展的领导力量。他们的地位和收入在不同地区之间因集体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而有很大差别。阶层的分化具有不完全性和动态性,而且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这种分化越来越细、越来越明显。由于阶层分化的不完全性和动态性,目前我国农村结构处于一种不稳定状态,如一个农民可能同时进入几个阶层,有几个阶层身份的多重性,“农民这种阶层开放性和多重性,使农民各个阶层对自己暂时所处的阶层没有太多的认同感,阶层意识薄弱,这就削弱了各个阶层的凝聚力,弱化了个人对阶层和阶层冲突的参与程度。”[2]二、对党的农村基层党组织的五大挑战(一)对党的领导核心地位的影响。按照党章规定,“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街道、乡、镇党的基层委员会和村、社区党的组织领导本地区的工作,支持和保证行政组织、经济组织和群众自治组织充分行使职权。”可见,党的农村基层组织是农村各种组织和工作的领导核心,但是现在这种核心地位受到了挑战。农村的阶层分化后,不同的阶层在经济利益、价值取向乃至行为规范上都表现出越来越多的差异,不同的阶层都希望在政治组织内寻找自己的代理人,以维护本阶层的利益。特别表现在村委会选举中,出现了拉票贿选争当村委干部的现象,使不少地方村委干部选不出、选不足或一些不符合干部条第2页共7页件的人被选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