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常用命令1.telnet命令作用:登录识别器命令;使用方法:telnet[识别器IP地址],登录成功后将提示输入用户名界面。2.rw/ro命令作用:rw打开电子盘写权限,ro关闭电子盘写权限;使用方法:在对电子盘做修改或者删除操作前输入rw命令后回车,在操作完成后再输入ro命令回车则关闭电子盘写权限。3.pwd命令作用:显示当前所在路径;使用方法:输入pwd后回车;4.cd命令作用:切换当前用户目录;使用方法:cd[路径];5.mkdir命令作用:创建目录;使用方法:mkdirdirname1[dirname2……];6.ls命令作用:显示当前路径下文件列表;使用方式:ls–l显示当前路径下文件详细信息,比如文件创建时间,文件大小等内容,根据文件大小可判断版本;7.cp命令作用:复制文件;使用方法:cpf1f2将文件名为f1的文件复制一份并且命名为f2,cpf1/system/f2将文件名为f1的文件复制一份到system目录下并命名为f2;8.mv命令作用:将文件改名或者移动文件;使用方法:mvf1f2将文件名为f1的文件改名为f2,mvf1/mnt/f2将文件名为f1的文件移动到mnt目录下并命名为f2;9.rm命令作用:删除文件使用方法:rmf1f2f3.....而rm的参数比较常用的有几个:-f,-i,与-r-f:将会使得系统在删除时,不提出任何警告讯息。-i:在除去档案之前均会询问是否真要除去。-r:递回式的删除。小心不要随便使用rm-rf,否则有一天你会"欲哭无泪"......10.cat/more/less命令作用:显示文件内容;使用方法:cat[-n]filename:将filename的内容读进来,显示在标准输出上。问题在於cat它是不会停下来的,因此并不好用(试想如果一个萤幕二十四行,而一个档案四百行,cat一出来将会劈哩啪啦不断的卷上去,使用者很难据此得到他们所需的资讯。)more的使用法如下:morefilename如果你在使用中觉得已经看到了所要看的部份,可以按´q´离开more的使用。在使用中按´v´亦可以使用编辑器来编辑所观看的档案。less的用法与more极类似,原先它就是为了弥补more只能往前方卷页的缺点而设计。less的用法如下:lessfilename其与more不同的是它可以按y来往上卷一行,并且可以用"?"来往回搜寻你所要找的单字。11.ps命令作用:显示当前线程;使用方法:ps–e显示更详细的线程信息;12.kill命令作用:终止指定进程(按ID);使用方法:kill进程ID号;13.chmod命令作用:修改文件属性使用方法:chmod[-fR]modefilename...其中mode有r(可读)、w(可写)、x(可执行)三种,也可以用数字表示,例如:chmod777f1表示打开f1文件的所有权限。其参数的意义如下:-fForce.chmod不会理会失败的动作;-RRecurive.会将所有子树下的所有子目录及档案改为你所要改成的模式。14.ifconfig命令作用:配置网络信息;使用方法:ifconfigeth0[IP][掩码];15.reboot命令作用:重新启动;使用方法:reboot回车;16.fdisk命令作用:查看磁盘信息;使用方法:fdisk–l回车;17.df命令作用:看磁盘挂载信息;使用方法:df回车;18.e2fsck命令作用:磁盘检查;使用方法:e2fsck–p-y/dev/hda2检查程序所在的盘;19.route命令作用:查看和修改网关;使用方法:route回车,routeadddefaultgw网关地址;20.vi命令⑴进入vi要进入vi编辑器编辑文件,命令格式为:$vifilename(回车)(注意:新、老文件均可)进入之后即进入命令模式。要输入文件内容则应该用前面讲的进入输入模式的方法。⑵退出vi要退出vi有以下方式:键入Esc:q则不存盘退出。键入Esc:wq则存盘退出。HJKL键入Esc:q!则强制不存盘退出(放弃缓冲区内容)。键入Esc:wq!则强制存盘退出(放弃缓冲区内容)。⑶在vi中定位光标当编辑文本时要把光标定位到插入文本、修改文本或删除文本的地方。现在有的终端可以使用方向键上、下、左、右,而有的终端却不能。Vi为所有的终端定义了移动光标的方向是“左、右、上、下”,具体见下图。除了将光标上下左右移动之外,还有如下移动方式:键入$,将光标移到所在行的最后一个字符。键入^,将光标移到所在行的第一个非空格符。键入nG,将光标移到行号为n的行。用CTRL+g显示光标所在行号。⑷在vi中删除和改变文本命令方式下通过如下方法删除和改变文本:删除光标所在位置字符,键入x。删除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