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管理》学习指南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人力资源管理》是开放教育本科有关专业的的一门选修课。人力资源管理是管理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项专业管理的基础。它是一门广泛吸收多学科知识的边缘科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自八十年代传入中国以来,人力资源管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可以使学生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使学生树立起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学会用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分析和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的方法,同时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的精神,为毕业后成功地走上社会参加企业经营管理实践打下基础。二、课程学习的基本要求1.正确认识课程的性质、任务及其研究对象,全面了解课程的体系、结构,对人力资源管理有一个总体的认识。2.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知识,学会用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分析和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的方法。3.紧密联系实际,学会分析案例,解决实际问题,把学科理论的学习融入对经济活动实践的研究和认识之中,切实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掌握课程的核心内容为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服务,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作出贡献。三、课程学习的主要媒体1.文字教材《人力资源管理》课程(除必修课以外)主教材采用葛正鹏主编,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人力资源管理》。该教材为合一式文字教材,内容包括本课程的教学主要内容和教学辅导内容两个部分。教学主要内容教学主要内容是指本课程教学大纲规定的知识内容和理论,即通常所说的主教材。本课程教学主要内容共设十一章:第一章导论第二章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基础第三章人力资源规划第四章工作分析和工作评价第五章员工招聘第六章员工培训第七章绩效考评第八章薪酬管理第九章劳动关系与员工保障管理第十章职业生涯管理及发展第十一章人力资源外包教学辅导内容教学辅导内容是指给予学生指导和帮助,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拓展学生的学习思路等方面的内容。主要包括各章的学习目的和要求、旁批、小组讨论、模拟角色、本章小结、单元测试等内容。学习目的和要求,是将各章的知识点分为重点掌握、掌握和了解三个层次进行要求。“重点掌握”是指对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充分理解与熟练运用,一般以名词解释、选择、判断、简答等题型进行考核;“掌握”是指本课程所介绍的理论能很好地理解与运用,一般以论述、案例分析、简答等题型进行考核;“了解”是指对本课程所介绍的一般性或前沿性问题有所知晓,一般以选择、判断等题型进行考核。旁批,是对所阐述的基本知识和原理进行概括,或总结、或提示、或补充、或指点学习和记忆的方法、或简要介绍不同的学术观点、或指导如何将所学的理论联系实际等。小组讨论,是指通过选择实际生活中的某一典型的案例资料,为学生提供背景情况,并就此案例提出问题。通过小组讨论、通过合作思维的撞击,来解决实际问题。同时通过这种形式,有助于学生在合作中互相沟通,在沟通中增进合作。教会学生相互沟通、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同时也增强了他们说服别人以及聆听他人的能力。模拟角色,就是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要求,运用典型案例,将学生带入特定事件的现场,进行一定的角色扮演,在不充分信息的条件下对复杂多变的形势独立做出判断和决策,在这过程中锻炼了自我综合运用各种理论知识、经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章小结,是将本章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进行高度概括和提炼,总结成知识要点。单元测试,是以题目的形式,把本章主要内容提出来,便于学生学完本章后,进行练习,自检对本章主要内容的了解程度。2.网上教学资源网上教学资源主要包括:教学大纲、课程实施方案、重点难点辅导、案例分析、课程练习模拟考题、参考资料、IP课件等。具体网址:省电大在线学习平台//人力资源管理(http://www.zjtvu.edu.cn)。四、教学环节1.自学本科段学习过程中,自学占总学时的50%,36学时。现代成人教育的特点是借助于网络平台实行自主学习。因此,自学是学生一项重要的学习手段。学校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配以一系列的教学服务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