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水产局工作总结在州委、州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局精心指导下,全州各级畜牧水产部门认真贯彻落实省、州农业和全州养殖业会议精神,按照“调结构、转方式、强基础、惠民生”的发展思路,不断调整、优化养殖业产业结构,全面推进优势畜禽水产品区域布局。受h7n9禽流感以及持续高温干旱天气、生猪价格低迷等多重不利因素影响,我州养殖业经济继续保持持续稳定发展。据统计,预计全州出栏生猪124万头、牛7.76万头、山羊38.29万只、家禽670万羽,较上年分别增长4.46%、11%、12.16%和4.3%;肉类总产量达12.09万吨,同比增长18.2%;水产品产量2.1万吨,较上年增长2.4%。一、养殖业经济运行特点及经济形势1、生猪价格呈v字型走势,效益扭亏为盈。从今年1月下旬以来,受生猪生产周期性波动等因素影响,我州生猪市场价格持续下跌,尤其是4、5月份活猪价格跌至最低点。养殖户出现大面积亏损,农户每出栏一头猪亏损200元左右。进入6月,我州生猪价格开始止跌回升,逐步盈利。目前全州活猪每公斤均价16~17元,自繁自养户出栏一头生猪盈利200元左右。2、家禽市场逐步回暖,产量呈结构性恢复增长。受4月份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影响,我州家禽产业遭遇空前危机,禽蛋市场需求骤减,产品价格大幅下跌,生产形势十分严峻。进入6月份,随着全国h7n9禽流感警报的解除,家禽消费逐步回归正常,家禽生产呈结构性恢复增长,活禽出场价格恢复到疫前水平。进入年底,全州家禽市场交易逐步增长,价格略有回升。3、草食动物价格稳中有升,规模养殖快速发展。多年来,牛羊肉价格一直保持高位且平稳运行,目前牛、羊肉市场价格基本维持在68-76元/公斤、70-75元/公斤,其坚挺的价格与低迷的猪价形成强烈的对比,市场需求量不断增加。目前,每出栏一头肉牛,可获利4000元左右;每出栏一头肉羊,可获利500元左右。随着牛羊养殖效益持续利好,且养殖风险相对较小等因素影响,草食动物出现规模与质量同步提升的良好势头,养第1页共9页殖生产方式加速转变,由过去的散养放牧为主逐步向专业规模养殖转变,专业户、规模场比例增长迅速。据统计,全州已发展牛(羊)养殖大户3044户,其中牛存栏10头以上养殖大户389户,羊存栏100只以上养殖大户918户。4、水产品价格保持稳定,市场前景看好。上半年,青、草、鲢、鳙等常规鱼类价格基本稳定,进入7月份,受我州持续高温干旱气候影响,造成大量商品鱼死亡,水产品提前起水上市,产量有所波动。大鲵等名贵水产品因今年来高端消费锐减,导致销售不振、价格剧跌,但养殖效益仍明显高于常规鱼类。西北利亚鲟鱼、斑点叉尾鮰、大闸蟹等名优水产品价格虽上半年有所微降,但进入三季度后一直呈上升态势,养殖效益较为可观,市场前景看好。目前,名优水产养殖、休闲渔业、稻田养鱼成为水产养殖的主要发展方向,全州水产养殖规模进一步扩大,成为助农增收的新亮点。5、产业发展明显加快,标准化养殖水平不断提高。全州坚持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突出规模养殖,强化粪污治理,加大招商引资,鼓励支持龙头企业建基地、联农户、创品牌,积极探索家庭牧场、种养循环等生态养殖模式,产业提质升级明显加快。2013年,北京资源集团正式落户我州,德农牧业、金生牧业等龙头企业养殖规模进一步扩大。目前,全州已发展生猪养殖大户1700户,已发展牛(羊)养殖大户3044户,发展网箱养殖1.28万口,推广大闸蟹养殖面积1000亩,培育大鲵养殖企业8家。西北利亚鲟鱼、大鲵、大闸蟹、乳鸽、竹鼠等特色养殖成为助农增收的新亮点。6、疫情形势保持稳定,产品质量总体安全。全州按照“应免尽免、不漏空当”的要求,认真落实集中免疫和日常补免相结合的免疫措施,强化责任追究,加强防疫、堵疫,加大疫情排查、监测以及消毒灭源等工作。禽流感、口蹄疫、猪瘟等强制免疫病种畜禽群体常年免疫密度达到90%以上,免疫抗体监测合格率达到70%以上。重大动物疫情持续保持平稳,实现了“疫情不扩散,人员不感染”的防控目标。强化了畜禽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力度,组织开展了“瘦肉精”、水产品、饲料兽药打假等专项整治行动,采取同步抽检、例行检查、市场抽检、第2页共9页突击排查等方式,严厉查处和打击非法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