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局新农村建设工作总结(市)根据区委的统一安排部署,2008年新农村建设工作,紧紧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二十字方针,进一步加强对新农村建设重大意义的认识,不断增强责任感、紧迫感,深入实际积极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将一年来开展工作情况总结如下:一、基本情况经济局派出新农村建设工作指导员3名,分别进驻杨柳乡马鞍村、潞江镇芒颜村、瓦窑镇中和村的3个乡镇的3个村委会开展工作,投入经费4万余元,一是为杨柳乡马鞍村开挖沟渠2公里灌溉农田,修理学校球场一个,种植香料烟250亩,茧桑105亩,甘蔗200亩,甘蔗种植面积发展到1000余亩,捐款6000元,为困难家庭学生圆了大学梦;二是为潞江镇芒颜村建立和设置文化室一个,40户“一池三改”工作;三是为瓦窑镇中和村建立乡村卫生室1个(医务人员2人),种植核桃5000亩,以发展种植面积2200亩,种植茶叶75亩,茧桑80亩,修路1100米,沟渠280米,30户“一池三改”工作,林权改革、确认产权8800亩,劳服输入350人。二、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深入派驻新农村建设工作队员行政村调查了解工作,一年来经济局领导班子成员先后分别深入到杨柳乡马鞍村、潞江镇芒颜村、瓦窑镇中和村15余人次,积极协助村委会抓好所新农村建设工作,帮助解决实际问题,逐步改善了道路交通、医疗卫生、教育等方面的情况。同时召开了座谈会,认真贯彻落实省乡镇企业局《关于开展企村结对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见》和“全省企村结对工作座谈会”等会议精神,积极配合区新农办开展“百企联百村,共建新农村”的行动,引导和帮助指导企业反哺“三农”工作,在2007年4户试点企业与农村结对的基础上,今年又新增了6户企业与农村结对,累计为10户试点企业,结对村11个,共有村民6422户,20893人,企业为结对村吸纳村民1574人就业,上岗前培训1813人,近两年来企业为11个结对村捐资助学30多万元,共投入新农村建设第1页共4页196.5万元,不断改善了农民的生活水平。三、明确发展思路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结合农村实际,确定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发展思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大力调整种植结构,扩大林业产业,提高种植生立效益,加快劳动力转移,拉动第三产业快速发展。通过推进产业发展,全面提高农民收入,提高广大村民群众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按照2008年总体规划,一是集体林权改革;二是修订和完善《村规民约》,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制定发展规划;三是积极创造条件,培育新型农民,发展党员,加强村级后备力量的培养的要求,经济局采取积极措施,积极协助行政村抓好各项工作。四、做好宣传,推进各项工作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为了让广大农民群众了解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意义,深入农村和村干部共商新农村建设工作,要通过有效的组织方式召开村民大会、党员大会及村民代表会议,认真学习有关文件精神,通过走村入户,广泛了解村情民情,宣传目的和意义,听取村民的意见和建议,同时充分利用宣传栏的形式,广泛深入地进行宣传动员,使广大村民群众对其重大意义有了深刻的认识,通过这些行之有效的宣传发动方式充分调动了广大农民群众参与新农村建设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新农村建设舆论先行的目的,推进了各项工作,一是行政村制度建设,完善民主管理机制得到了进一步加强,积极协助村干部加强两委班子建设,建立干部岗位责任制,对村支两委干部各自的职责进行细化分解,再量化管理,增强村支两委班子的战斗力和凝聚力,进一步完善村民代表议事、党员议事、村民议事和公示制度,让村民享有村务管理的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和监督权,充分调动村民的积极性,共同投入到民主管理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的工作中;二是在集体林改,山定主、林定权、树定根,责任到户,盘活经济,让群众在林地上有最大的效益,有林权证可以贷款,还林以民,还山以民。并结合实际一村一策,细化工作目标;三是充分发挥纠第2页共4页纷调解员的作用,促进该村社会稳定工作稳步推进。矛盾纠纷的调解是农村工作的一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