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贸局企业上半年建设工作总结经贸局市场运行上半年分析总今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创建“平安企业”活动工作领导小组的指导下,我局按照漳市委办发[20*]8号、市经贸委《关于在全市经贸系统开展“平安企业建设年”活动的实施意见》XX县区委办关于转发县委政法委、县综治办《关于开展“平安企业建设年”活动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进一步深化“平安企业”创建,突出建立健全企业内部长效工作机制,有效地促进了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一、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工作落实为切实加强对“平安企业”创建活动的组织领导,我局在调整充实以局主要领导为组长、其他几位副局长为副组长、各乡镇(区)的分管工业的领导为成员的“平安企业创建活动协调服务领导小组”的基础上,又先后成立了“维护社会稳定工作领导小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维护社会安定稳定工作领导小组”,做到机构、人员、机制、经费、场所五到位,为平安企业建设提供组织保障、人员保障、经费保障和交通保障。二、建立长效机制,促进和谐发展1、帮助企业建立“平安企业”、“安全生产”工作机制。开展“平安企业建设年”以来,一方面有效地转变了企业对平安企业建设的观念,企业主克服了“重生产、轻安全、重效益、轻投入”的意识。由“被动”转为“主动”,由“让我建”转为“我要建”,多数企业通过参与平安企业建设活动,尝到了甜头,深知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内部员工的平安和谐共处,是推动企业发展,员工安心,老板放心的一支无形的力量。另一方面多数企业成立了“平安企业”工作小组或纳入工会、党支部的日常工作,在内部层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健全平安企业创建考核奖励机制,有效地杜绝员工违规操作和参与社会“六合彩”赌博等违法行为,在企业中形成了讲安全生产的多,违规操作的少;讲团结协作的多,怠工消极的少;讲提高技术职能的多,产品质量差的少的氛围。第1页共5页2、建立企业服务需求报告机制。针对企业在建设和发展中经常存在着这样、那样的困难,我局从服务企业,为企业解难题,促发展出发,建立了“企业服务需求”三项制度,即:一是以书面形式制作《*县企业服务需求一览表》包括企业名称、服务需求内容等,企业要求我局协助解决的问题可直接书面上报我局,上半年已收到7家企业,要求解决9个难题;二是建立企业来访来电制度,凡企业人员到我局来访都有专人接待、登记、答复,尽量做到有访必回,让企业主满怀希望而来,满意而归。如龙山镇的*县益龙食品公司的一名领导来访,反映本企业今年又扩建一个车间,因“无费企业”的证书过期,涉及应向部门交纳建安费问题,要求给予协助解决,局领导及时与县工业办协商,当天就给予解决。三是建立深入企业调研制度,我局每位副职以上领导干部,每月都要下企业调研一次以上,主要任务是了解企业在发展生产经营中遇到的用工、用电、融资难、与周边群众的关系,企业安全生产等问题。如在调研中万利达产业集群和丰田开发区反映,因工业项目的不断增加,企业用电趋于紧张,无法满足企业生产用电,应及时扩容电力供应,我局多次主动与县、市电力部门协商,并争取到2个11万伏变电站,这两个变电站正在建设当中。在港兴纸品项目建设中,我局积极协助企业解决电价、环评等工作,确保企业工程项目顺利进展;由于市场成品油供应紧张,为确保企业有序生产,我局与中石化*支公司协调,为闽星集团提供生产用油,保障企业生产。3、建立提高企业中层管理人员素质和技能培训机制。针对我县新办企业多,企业中层管理人才匮乏,管理水平低的弱点。我局坚持每年XX县区企业与企业家联合会,联手举办各类企业培训班,全面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今年5月13日,我局与XX市经贸干校、县企业与企业家联合会共同举办了“企业中层干部培训班”,邀请台湾著名管理学博士左凤山讲课,全县共有220多名企业管理人员参加培训。4、建立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民营企业存在着“家族式”管理模式,容易产生排挤外来员工或故意刁难,挫伤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直接影响了正常生产和经营。对此,着重帮第2页共5页助企业建立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的运行机制,重大事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