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教师招考美术学科试题(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00分)本试卷共两部分:一教育理论部分二专业知识部分。一、教育理论(请将选择题和判断题部分填入下表,满分20分)教育理论答题区123456(一)选择题答题区(二)判断题答题区(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6分)1、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形态的学科,形成于()。A.资本主义社会初期B.封建社会末期C.奴隶社会初期2、()于1623年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提出来。A.卢梭B.培根C.杜威3、()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A.变通性思维B.独创性思维C.发散性思维4、最早提出教育要适应儿童的年龄阶段,进行德智体多方面和谐发展教育的教育思想家是()。A.柏拉图B.亚里士多德C.苏格拉底5、国家实行()制度。中国公民凡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具备本法规定的学历或者经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合格,有教育教学能力,经认定合格的,可以取得教师资格。A.教师资格B.教师竞聘上岗C.公开招考教师6、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均衡配置本行政区域内学校师资力量,组织校长、教师的(),加强对薄弱学校的建设。A.学习和培训B.沟通和合作C.培训和流动(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对的打“√”,错的打“×”,共6分)1、()凡年满七周岁的儿童,其父母或者共他法定监护人应当送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2、()县级人民政府根据需要设置寄宿制学校,保障居住分散的适龄儿童、少年入学接受义务教育。3、()中小学教师资格由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认定。4、()个体差异是指个体之间在稳定的心理特点上的差异,包括性格、能力或兴趣等方面差异。5、()知识是人的素质结构中的基础性要素,是技能、品德赖以形成的基础之一,同时知识的获得也是最基本的教育目标之一。6、()确立教育目的的科学依据是社会发展要求和个体发展需要的辩证统一。(三)、简答。(每小题4分,共8分)1、20世纪后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呈现出哪些新的特点?2、学习动机的强度与学习效率之间存在什么关系?二、专业知识(一)填空(共31分,每空1分)1.美术,以物质材料创造可视的静态空间形象的艺术。由此,它又被称为()艺术、()艺术、()艺术、()艺术,分别从不同角度对美术进行形态上的把握。2.焦点透视法产生于()时期,发明人是意大利建筑家和雕塑家()。3.西方画家善于通过()()()()的表现手法对景物作深入的写实描绘,把客观之真与理想之美结合起来;中国画家则不以描摹景物的外在形象为目的,而是借花鸟形象和(),表达自己的诗意情怀。4.中国宫殿的特点是()布局,西方宫殿更强调建筑单体内部的()。5.()是中国造园艺术的最高境界。()被誉为“中国私家园林之最”。6.十四世纪下半期至十六世纪末,欧洲发生了一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运动,其核心思想在于肯定()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7.()是中国佛教造像艺术的成熟期,出现了()格式,即一佛二菩萨、二弟子、二天王、二金刚。8.二十世纪中国画逐渐形成了两种类型:一种是()型中国画,代表人物有()()();另一种是()型中国画,代表人物有()()。9.中国油画的长足发展是在新中国成立后,著名油画董希文的《》和吴作人的《》是中国现代油画的典范性作品。10.中国民间美术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艺术样式有()、()、()、玩具、民间雕塑等。(二)、选择题每空2分,共32分。11.“如果愿意欣赏艺术,你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对马克思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A.艺术被掌握在艺术家等极少数人手中B.艺术鉴赏因人而异,没有高低之分C.正确欣赏艺术必须经过学习,不断地获取美的知识,培养美的眼睛D.欣赏艺术,必须要有先天的细胞12.下列有关速写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是指用简练、有力的线条在短时间内快速地刻画出人和物体的动态或静态形象B.一般多用于创作素材,18世纪以前,速写只是画家创作的准备阶段和记录手段C.速写属于素描的一种,同素描一样,不但是造型艺术的基础,也是一种独立的绘画形式D.速写对绘画工具的要求很严格,常用的工具仅限钢笔13.仔细赏析下列两幅绘画作品。①②(1)对图①的表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