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环境下主题综合学习模式构建与课程开发的研究作者:华南师范大学电教系徐晓东【摘要】本研究根据建构主义理论和状况学习的理论构建一种网络环境下主题综合学习模式,并根据这一学习模式开发基于网络学习的课程。这一主题综合学习模式有别于浏览式的网络环境下的学习形式,它是以学习者的对话和讨论等交流方式为基础,在此基础之上发现学习课题,通过信息的搜集和发送、与他人协作完成学习课题的学习模式。本论文将阐述建立基于Web的主题学习模式的理论和方法的同时,还将介绍基于这一模式所开发课程的概要。【关键词】网络教育、主题综合学习、学习的共同体、网络课程开发、建构主义、状况的学习、分散认知。1.问题90年代末期,在我国,基于网络的教育和教学开始发展起来。根据国际、国内发展网络教育的形势,教育部在2000年10月主持召开的“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中决定,从2001年起利用5年到10年的时间,在全国中小学基本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和实现网络“校校通”工程。但是,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一个全国性的利用网络开展多校间协作学习的课程。而且,从现阶段我国的网上课程来看,几乎都是基于传统的程序教学思想而建立起来的“浏览”性课程。这类基于行为主义理论的说明型(TutorialModel)CAI系统为原型的网络课程的特征是,虽然利用了“E-mail、聊天室(talk)、WWW、Eews”等网络技术,增加了“即时性双方向交流”,但这种“双向交流”只是教师和学习者之间等少数个体的交流。众所周知,近年来,在教育界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的理论和思想受到普遍关注,对交流活动中学习的重视逐渐扩大化。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在学习者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主体地进行构建的。基于这一理论所创建的共同学习的环境必须具备的因素是,建立可供教师和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相互交流的共同学习的环境。另外,90年代初,Lave&Wenger(1991)提出“状况学习(SituatedLearning)”的理论,强调学习经常是埋藏于状况之中的,这里提到的状况是指:肩负着一定的责任或角色来参与某种社会实践的过程。因此,根据这一理论来建构基于网络的协作学习环境,就必须建立一个新的“学习的共同体(CommunityofLearning)”。这种情况的学习共同体是一种“实践的共同体(CommunityofPractice)”,学习就是向这一实践的共同体进行“正规性外围的参与(J.Lave&E.Wenger1991。LegitimatePeripheralparticipation)”过程。同时,近年来在认知心理学领域有关分散认知(Distributedcognition)的研究成果表明,知识或为解决问题所需的知识分散存在于众多的他人之中,自己的知识可以通过与他人的交流来得到改善(佐伯胖等,1998)。因此,根据以上的思考,基于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和状况学习的理论,以及认知心理学关于分散认知的研究的成果,在建立Web环境下的新型学习模式时必须包含以下3个要素。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参与某种形式的社会实践,建立社会实践的共同体。构成一个有众多的不同经验的学习者参加的学习的共同体。可是,到目前为止,在我国,还没有一个基于建构理论主义理论和状况学习理论以及心理学研究的成果构建起来的网络课程。因此,创造一个包含以上三个要素的Web环境下学习模式并开发其课程,就成了我国教育工作者当前最紧迫的研究课题。2.Web环境下主题综合学习模式的构建基于以上的思考,著者认为,Web环境下的学习形态应该是:在一个既定的共同学习主题下,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积极地开展参与社会、参与自然的实践活动,利用网络技术所提供的WWW,News,E-mail,talk等工具,在具有不同经验的学习者之间广泛地交流,将交流结果作为学习者的学习履历和共享知识展示在网上,并进一步促进学习者的实践学习这一模式,著者把它称为“Web环境下主题综合学习”模式。此模式用图(2-1)表示如下。图2-1Web环境下主题综合学习模式概念图3.开发的Web环境下主题综合学习课程的概要基于上述主题综合学习的模式,在由著者主持的华南师大“综合学习网络课程开发小组”开发了5门Web环境下主题综合学习范例课程。其各课程特征和内容概要如下。3.1课程名称这里是小灵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