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总复习大纲第一章企业组织结构图的绘制一、人力资源规划的内涵:1.广义的人力资源规划是企业所有人力资源计划的总称,是战略规划和战术计划的统一。2.狭义的人力资源规划是指:为了实现企业的发展战略,完成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根据企业内外环境和条件的变化,运用科学的方法,对企业人力资源的需求和供给进行预测,④制定相宜的政策和措施,从而使企业人力资源供给和需求到达平衡,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有效激励员工的过程。3.人力资源规划的内容:战略规划、组织规划、制度规划、人员规划、费用规划(预算、核算、审核、结算、人力资源费用的控制)4.人力资源规划又被称为: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纽带。二、企业组织机构的概念:是保障其生产经营活动正常进行所设置的各类职能和业务部门的总称。企业组织机构是“体”企业组织结构是“制”。三、企业组织机构设置的原则:1.任务目标原则2.分工协作原则3.统一领导、权利制衡原则4.权责对应原则5.精简及有效跨度原则(精简跨度也称管理幅度,是指一个管理者直接指挥的下属人数,管理层次是指从企业最高行政领导到基层员工之间分级管理的层次,它与管理跨度呈反比。6.稳定性与适应性相结合原则四、现代企业组织结构的类型:(要求熟悉各种组织结构的优缺点)直线型:→最简单的集权式组织结构形式。不设专门职能机构,自上而下垂直领导。职能制:→又称多线指,按专门分工设置职能管理部门。直线职能制:→以直线制结构为基础,厂长下设置相应职能部门,统一指挥与职能部门参谋相结合。集权与分权结合的组织形式。事业部制:→又称分权制结构。直线职能基础演变。遵循“集中决策,分散经营”原则。优势:权利下放,有利于最高管理层摆脱日常行政事务,制定长远的,全局性的发展战略。各事业部主管能自主的处理各种日常工作,有助于增强事业部管理者的责任感发挥他们搞好经营活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企业的适应性。各事业部可集中力量,实现高度专业化,整个企业可容纳若干经营特点迥异的事业部。④各事业部经营责任和权责明确,物质利益与经营状况紧密挂钩。不足:容易造成组织机构重叠,管理人员膨胀,各事业部独立性强,考虑问题时容易忽视企业的整体利益,经营的规模大,生产经营业务多元化,市场环境差异大,要求较强适应性的企业。五.组织结构设计后的实施要则:1.管理系统一元化原则2.明确责任和权限的原则3.先定岗在定员原则4.合理分配职责原则六:组织结构图的绘制七:组织结构图绘制的实例第二节工作岗位分析一、工作岗位分析概述:工作岗位分析:是对各类岗的性质任务、职责权限、岗位关系、劳动条件和环境,以及员工承担本岗位任务应具备的资格条件所进行的系统研究,并制定出工作说明书等岗位人事规范的过程。二、工作岗位分析的内容:1.在完成岗位调查取得相关信息的基础上,对其时间、空间范围做科学界定,然后系统分析、总结和概括。2.明确素质要求,提出承担本岗位任务应具备的员工资格条件。3.制定工作说明书、岗位规范等人事文件。三、工作岗位分析的作用:1.为招聘、选拔、任用合格的员工奠定了基础。2.为员工考评、晋升提供了依据3.是企业单位改进工作设计、优化劳动环境的必要条件4.是制定有效的人力资源规划,进行各类人才供给和需求预测的重要前提。5.是工作岗位评价的基础,而工作岗位评价又是建立健全的企业薪酬制定的重要步骤。四、岗位规范和工作说明书:1.岗位规范:又称劳动规范、岗位规则或岗位标准。它是对组织中各类岗位某一项事物或对某类员工劳动行为、素质要求等所作的统一规定。2.岗位规范的主要内容:(1)岗位劳动规则:时间原则、组织原则、岗位原则、协作原则、人员原则(2)定员定额标准(3)岗位培训规范(4)岗位员工规范3.工作说明书:是组织对各类岗位的性质和特征、工作任务、职责权限、岗位关系、劳动条件和环境,以及本岗位人员任职资格条件等事项所作的统一规定。4.工作说明书的内容:(1)基本资料(2)岗位职责(3)监督与岗位关系(4)工作内容和要求(5)工作权限(6)工作时间(7)劳动条件和环境(8)资历(9)身体条件(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