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局19月工作总结2013年,我市粮食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粮食局的精心指导下,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针,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围绕“强基础、稳市场、促发展、惠民生”,完善粮食稳价保供体系,粮食流通监管体系和粮食服务体系建设,加强粮食队伍建设,有效保障了地方粮食安全。(一)强化调控职能,保障粮食供给安全1、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在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有关单位的积极努力下,我市粮食生产保持稳定发展,粮食市场稳定有序,全面完成或超额完成省定各项指标,连续四年荣获XX省粮食安全考核优秀奖。2013年,我局切实履行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牵头单位职责,配合市府办筹备召开了全市粮食工作会议,贯彻落实全省粮食工作会议精神,部署今年粮食安全责任制工作,市政府与县(市、区)政府签订了2013年粮食安全责任书,分解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各项工作任务。为抓好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任务的落实,与农经、统计等部门联合深入田间地头,开展县(市、区)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情况督查调研,针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向政府提出对策建议,多次召集成员单位xx县(市)粮食局领导,研商薄弱环节的整改措施,狠抓粮食安全责任制各项工作的落实。2、抓好粮食收购工作。2013年我市各国有粮食收储企业共收购夏粮小麦12021吨、油菜籽251吨,代农户烘干小麦10277吨,储备轮换用小麦全部落实到位。全市国有粮食收储企业秋粮预计收购量在9万吨左右,其中订单粮食收购计划为6.7412万吨(比去年增加0.16万吨)。目前,我市各国有粮食收储企业积极做好包括仓容、人员、资金、烘干、机械设备设施、计量等粮食收购准备。同时对今年新增的10台烘干机抓紧进行安装和调试,确保秋粮入库投入使用,全市单批粮食烘干能力达1950吨。3、加强粮食应急机制建设。进一步健全应急网络,2013年全市落实应急供应点105家(市本级26家),应急加工能力1650吨(市本级400吨),增强政府应对市场异常波动的能力。第1页共4页为提高应对重大自然灾害或者其他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10月23日,市粮食局与xx县联合开展粮食安全应急预案演练,通过实战演练不断完善我市粮食应急预案,增强其可操作性。4、推进储粮管理建设。加大对中心粮库及仓储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逐步完善县(市)粮库合理布局。2013年,xx市中心粮库三期(崇福库点)2.088万吨仓容建设基本完工,秋粮入库将投入使用。xx市中心粮库二期3.7万吨仓容、1000吨油罐及粮食烘干中心的建造到年底将完工60%。海盐设计仓容5万吨的中心粮库新建项目于7月30日开工建设。创新科学管粮技术,推进智慧粮仓建设,2月25日在七星粮食储备库召开全市智慧粮仓集成控制系统现场会,对市粮食收储公司七星粮食储备库“四合一”智慧粮仓集成控制系统进行现场演示,并在全市中心粮库推广。探索富氮低氧气调等绿色储粮新技术,市本级七星粮库和xx市中心粮库(三期)建设时已预留了富氮低氧气调储粮管道,目前正着手购买制氮器等设备,力争年底完成设备安装。xx市通过仓房屋面使用反射涂料,进行隔热保温技术改造,有效限制仓温和粮堆表层温度上升。继续开展仓储规范化管理和“星级粮库”创建活动,推进储粮管理精细化。今年我市出现持续晴热高温天气,突破多项历史记录,粮食安全储存度夏形势严峻,为确保库存粮食品质,我局及时下发了《关于加强夏季储粮安全管理的通知》,由于预防措施得当,全市库存粮食储存完好,没有出现霉粮、坏粮事故。目前,我市中心粮库全部达到“三星级”以上,桐乡、市本级中心粮库率先创建为全省最高级别--“四星级”粮库。(二)加强流通监管,提高依法行政水平1、加强粮食安全监测工作。建设粮油行情监测体系,在全市建立了55个粮油行情监测点,并保持与周边地区的联系沟通,全面掌握我市和周边地区的粮食产销和价格情况,及时分析上报行情变动情况和发展趋势,定期编发粮油价格信息,今年已出刊《嘉兴粮油价格行情》36期;开展晚稻收获质量调查、品质测报和粮食质量安全监测工作,通过对抽取样品的检验检测,分析2013年收获晚稻的整体质量状况,为建立粮食信息库提供基础材料。开展全社会粮油供需平衡调查,认真采集、审核和第2页共4页汇总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