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观课感悟总结(推荐版)集团青年教师展示课观课感悟十一月十六号我和于老师一起前往参加集团青年教师展示课活动担任语文学科评委,通过两天的听课学习,使我收获颇多,有以下几点思考感悟和下一步的方向,在此分享。首先,对于课堂而言,是教师的主阵地,是学生的展示舞台,尤其是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孩子的年龄特点使他们活泼好动,所以,放手课堂,以学生为主导是一节优质公开课的亮点所在,参评的每一位老师在这一点做得都非常好,效果也非常棒。但是,放手也要有度,只有充分了解学生,了解教材,内化课程课标要求,整节课堂设计流程全在自己掌握之中,才可以做到真正的放手,这种放手是在教师的掌控之中,但是又给予了学生充分的自由和学习空间的放手。在听《万物皆有灵性》这节课中,雷老师就全面放手,课堂的一开始先抛出一个问题,让学生自主预习,然后教师提前在后黑板写出本节课所要掌握的知识点,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解答、点评、补充,整节课堂基本都是学生在学,学生在讲,井然有序,这充分体现出了两点,一是教师对本节课的了解,明确重难点和学习目标,并以目标为基准,进行课堂设计;二是对学生的了解,了解学生的特点,了解学生在这节课会生成什么问题,了解学生的课堂表现情况。所以教师在常态课对学生的引领培训和了解充分发挥了作用,这节课之所以成功,一大部分源于学生的表现,他们在平时已经对这种课堂模式非常熟悉了,所以才不紧张,落落大方,侃侃而谈。所以教师要利用好每一节常态课,把每一节常态课当公开课准备,培养学生的各方面素养。这次听课学习,给我另外一个感受就是跨学科整合的力度非常大,课程整合现在已经成为国家教育的一个大方向,一个学校要想崛起,课程必须要站在一个新的高度,如何重新定义课程高度。那就是跨年级、跨学科整合,形成独有的、有特色的课程体系。针对小学生,学科与学科之间、年级与年级之间的界限相对并不是很严明,这就是课程整合的一个对接点,抓住这个点,以一堂课为主,融入其他学科的各种元素,既丰富了课程知识,第1页共2页又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但是,所谓的课程整合并不是信手拈来,只有在老师充分了解各个版本的一到六年级所有教材的情况下,才能把握住学生在每个学段需要掌握哪些内容,进行提炼,再与其他学科教师进行交流相互了解,再进行添加,这样整合出来的课堂才是真正适合学生需求的课堂。在听课结束之后的评课答辩过程中,研究院贾老来语文组进行指导,明确指出关于教师专业性的下一步发展方向,毕竟小学一到六年级跨度比较大,无论是学科知识还是学生年龄,都充分考验着老师的专业性和对学生的把握程度,所以,下一步的教师发展方向就是三年一个学段,专段教学,只有充分把握住所教学生的年龄特点、需要掌握的知识程度,才能更好的育人,并让育人体现在课堂的每一个环节。最后,所有评委老师和参评老师还有贾老一起探讨了一个问题,如何协调课堂环节的多样性与课堂生成性知识内涵之间的平衡,各位老师各抒己见,发表了不同的意见和看法,最后讨论的结果还是回归到专段教学的想法上,一到三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课堂生成性知识相对较少,所以以自由、活泼的课堂为主。四到六年级的学生相对比较沉稳,需要学习的知识也随之增加,所以课堂以合作引领、自主探究为主,但是,学科素养一定是要充分体现在课堂环节中的,比如语文学科中的听、说、读、写,从小就要培养学生形成独特的学科素养。通过这次学习,我们明确了现在的教学状态和下一步我们要努力的方向:1、落实好常态课,规范每一节常态课的课堂流程,利用每一节常态课对学生进行引领培训,养成一个好的学习习惯、听课习惯。2、着手分批培养学生,培养良好的课堂习惯、语言表达能力、展示点评能力。3、吃透教材,明确学生的学习重难点和目标以及一学年的教学计划和所要达成的目标,并进行详细会商做出计划和实施方案。4、利用备课组会商,同备课组之间相互学习、听课、评课,共同成长。5、多学习,多听课,观看大量优秀教学视频,学以致用。第2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