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处工作总结一、*年工作总结(一)努力增加教育投入,为全省教育事业改革发展提供有力保障。一是全省教育经费投入迈上了新台阶,总量预计达到260亿元,比上年221亿元增长17.6%。二是中央专项补助大幅增加。*年,中央专项补助我省教育经费达到21.1亿元,比上年8.7亿元增长1.4倍。三是省本级教育经费持续增加。按照“新增教育经费主要用于农村教育”的要求,省本级用于农村义务教育经费达到7.9亿元,比上年7.2亿元增长10%;按照“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要求,省本级用于职业教育的经费达到7276万元,比上年5600万元增长30%。。(二)深化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促进义务教育持续健康发展。按照国务院统一部署,从*年春季学期起,我省全面深化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在中央支持下,各级财政共安排20.89亿元(中央财政9.96亿元,省财政8.16亿元,市、县财政2.77亿元),为570万名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公办中小学生免除了学杂费,为136万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费提供了教科书,为33.8万名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补助了生活费,提高了中小学公用经费保障水平,完善了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巩固和完善了中小学教师工资保障机制。为使全体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我省在全国率先将“两免一补”和补助公用经费范围扩大到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同步实行了城市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并妥善解决了进城务工农民子女的入学问题,省、市两级财政按8:2比例共安排城市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资金1.84亿元。我省的改革工作得到全国人大盛华仁副委员长、国务院陈至立国务委员的高度评价。同时,我省的改革工作深受百姓拥护和称颂,被人民群众赞誉为“民心工程”和“德政工程”。(三)实施教育“民生工程”,全面完成省政府规定的目标任务。第1页共8页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民生问题,在*年组织实施“民生工程”,“济困助学,努力促进教育公平”是8个重点之一,总资金超过17亿元。我厅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坚持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宗旨,全面完成了“民生工程”教育目标任务:一是为570万名义务教育阶段公办中小学生免除学杂费,完成省政府民生工程目标560万名的102%。二是为136万名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完成省政府民生工程目标125万名的109%。三是为33.8万名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寄宿学生补助生活费,完成省政府民生工程目标23万名的147%。四是资助了7.28万名公办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完成省政府民生工程目标6.25万名的116%。五是资助了15643名考入大学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完成省政府民生工程目标15643名的100%。六是资助了中职学校(不含技工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30.97万名,完成省政府民生工程目标5.9万名的525%。七是为30917名大学生发放国家助学贷款,完成省政府民生工程目标3万人的103%。“民生工程”得民心,通过实施民生工程,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明显提升,据省民调中心民众调查显示,*年群众对教育满意度达到了85.3%的优秀程度,创历年来最好水平。(四)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助困体系,确保每一名学生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年,我厅进一步健全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助困体系,实现了各级各类教育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政策的全覆盖,全省约640万名在校大、中、小学生得到各类资助,约占全省公办学校在校学生的80%,确保了每一名学生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一是在义务教育阶段建立了“两免一补”制度,*年,我省安排资金13.31亿元,为570万名义务教育阶段公办中小学生实行了“两免一补”。二是在中等职业教育阶段建立了助学金制度,*年,我省安排资金3.1亿元,资助中职学校(不含技工学校)在校学生30.97万名,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尽快走上就业岗位。三是在普通高中教育阶段建立了“普通高中贫困家庭学生政府助学金”制度,*年,我省安排资金5828万元,按每生每年800元标准,资助学生7.28万名。还建立了“贫困第2页共8页家庭学生高考入学政府资助金”制度,安排资金7817.5万元,按每人一次性5000元标准,资助我省当年考取全日制公办普通高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1.56万名。四是在高等教育阶段建立了“奖、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