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实验室试剂毒性、注意事项及日常生活防护VIP免费

实验室试剂毒性、注意事项及日常生活防护_第1页
1/8
实验室试剂毒性、注意事项及日常生活防护_第2页
2/8
实验室试剂毒性、注意事项及日常生活防护_第3页
3/8
实验室试剂毒性、注意事项及日常生活防护①神经毒性。以脂肪烃(正己烷、戊烷、汽油)、芳香烃(苯、苯乙烯、丁基甲苯、乙烯基甲苯)、氯化烃(三氯乙烯、二氯甲烷),以及二硫化碳、磷酸三邻甲酚等脂溶性较强的溶剂为多见。②血液毒性。以芳香烃,特别是苯最常见。苯达到一定剂量即可抑制骨髓造血功能,往往先有白细胞减少,以后血小板减少,最后红细胞减少,成为全血细胞减少。个别接触苯的敏感者,可发生白血病。③肝肾毒性。多见于氯代烃类有机溶剂,如氯仿、四氯化碳、三氯乙烯、四氯乙烯、三氯丙烷、二氯乙烷等中毒。④皮肤粘膜刺激。多数有机溶剂均有程度不等的皮肤粘膜刺激作用,但以酮类和酯类为主。可引起呼吸道炎症、支气管哮喘、接触性和过敏性皮炎、湿疹、结膜炎等。防治:1)生产和使用有机溶剂时,要加强密闭和通风,减少有机溶剂的逸散和蒸发。2)应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如防毒口罩或防护手套。3)皮肤粘膜受污染时,应及时冲洗干净。勿用污染的手进食或吸烟。4)勤洗手、洗澡与更衣。5)应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及早发现中毒征象时,进行相应的治疗和严密的动态观察。试剂毒性/沸点主要毒性作用甲醇较强毒性64.5℃1)对人体的神经系统和血液系统影响最大2)甲醇蒸气能损害人的呼吸道粘膜和视力2)甲醇中毒是以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眼部损害及代谢性酸中毒为主的全身性疾病。苯较强毒性80.1℃1)苯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麻痹作用,引起急性中毒。2)长期接触苯会对血液造成极大伤害,引起慢性中毒。引起神经衰弱综合症。3)苯可以损害骨髓,使红血球、白细胞、血小板数量减少并使染色体畸变,从而导致白血病,甚至出现再生障碍性贫血。4)苯可以导致大量出血,从而抑制免疫系统的功用,使疾病有机可乘。乙腈(甲基腈)中等毒性81.1℃乙腈蒸气具轻度刺激性,故在浓度较高情况下能够引起一定程度的上呼吸道刺激症状。二氯甲烷中等毒性39.8℃本品有麻醉作用,主要损害中枢神经和呼吸系统。人类接触的主要途径是吸入。二氯甲烷是甲烷氯化物中毒性最小的,其毒性仅为四氯化碳毒性的0.11%。氯仿(哥罗芳)(三氯甲烷)中等毒性61.7℃三氯甲烷在光照下,能被空气中的氧氧化成氯化氢和有剧毒的光气。1)可呼吸道、皮肤接触进入机体。2)其主要急性毒性作用是对中枢神经系统有对眼及皮肤有刺激作用,并能损害心脏、肝脏、肾脏,另外可脱脂。氯仿有性和轻度致畸性3)长期接氯仿有高胚胎毒性和轻度致畸性触氯仿者,主损害,并伴有消化不良、抑郁、失眠、共济失调等。少数人可引起嗜氯仿癖可增加氯仿的肝脏毒性。4)根据氯仿的毒性数据测算,一个每天工作8小即使他终身从事这种工作,只要空气中的哥罗芳含量在49毫克/立方米以下以对人体造成伤害。5)在处理过程中不要用铁器(如铁勺、铁容器、铁铲用其它工具,因为铁有助于三氯甲烷分解生成毒性更大的光气。安全防害液体,能被皮肤吸收,吸入其蒸气也是有害的,需在通风处使用。四氯化碳76.8℃典型的肝脏毒物1)CCl4是典型的肝脏毒物,但接触浓度与频度可影响其作用部位及毒性。度时,首先是中枢神经系统受累,随后累及肝、肾;3)而低浓度长期接触肝、肾受累。4)乙醇可促进四氯化碳的吸收,加重中毒症状。5)另外可增加心肌对肾上腺素的敏感性,引起严重心律失常。6)CCl4在高温下有有毒物质光气产生。乙醇微毒类78.4℃1)乙醇蒸气对眼和呼吸道粘膜有轻微的刺激作用。2)皮肤长期接触可出裂现象。3)长期吸人高浓度乙醇蒸气,可引起头昏乏力。情绪不稳定、等。甲酸微毒类100.8℃1)主要引起皮肤、粘膜的刺激症状。2)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3)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4)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丙酮微毒性56.2℃1)对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并对黏膜有刺激作用。2)皮肤接触会导致干皲裂,3)丙酮对人体没有特殊的毒性,只是吸入后可引起头痛,支气管如果大量吸入,可能失去意识。4)高浓度接触对个别人可能出现肝、肾害。由于其毒性低,代谢解毒快,生产条件下急性中毒较为少见。乙醚低毒性34.6℃1)主要是引起全身麻醉作用,此外,对皮肤及呼吸道粘膜有轻微的...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实验室试剂毒性、注意事项及日常生活防护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