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国第一部完整的编年体史书是(A)A春秋左氏传B国语C史记D资治通鉴2.先秦诸子中,法家本着历史进化的观念,提出了(B)等规范社会生活和行为准则的观念。A仁、礼B法、术、势C兼爱D无为3.魏晋时期兴起的玄学,第一次将(C)摆到最为重要的地位。A家族观念B忠君观念C个体人格D社会群体4.清代时,清儒推尊汉儒,而攻击宋代理学家空疏解经,呼其学为(D),以示与汉学区别。A理学B道学C考据学D宋学5.在儒学中,作为天人共通契合点的,是(A)A德B道C君子D仁6.中国封建时代运用"外儒内法"的统治术是在(C)就开始的。A先秦B秦C西汉C东汉7."阴阳"是一对中国古代哲学中范畴,含有丰富的辩证思想。在阴阳理论中,中国人是(A)为本的。A阴B阳C阴阳互动D阳胜于阴8.中国封建社会之所以能如此稳定地延续二千多年,与(B)的哲学思想渗入到社会各个阶层,是密切相关的。A天人合一B中庸C阴阳D无为9.《史记》中所记秦汉时期的游侠之士,多为(A)A违法犯禁之徒B循规蹈矩之士C好学谦虚之人D仁慈善良之辈10.虽然随着时间的推移,剑文化中的灵异色彩不断增加,但剑文化内涵始终是(B)的象征。A仁义、忠诚B正义、正气C万物有灵D驱邪逐怪11.统一的清王朝实施因地制宜的民族政策,加强了中央在民族事务上的管理。这有利于中央对蒙古、新疆、西南少数民族及(B)等地区的统1治。A.台湾B.西藏C.云南D.青海12.最初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的人是(D)A.郑关应B.冯桂芬C.薛福成D.魏源13.下列现代新儒学的代表人物中,(A)不仅有哲学上的沉思,还积极参与到探索改革社会途径,直言不讳议政的实践中去。A.梁漱溟B.熊十力C.冯友兰D.马一浮14.历史上最体现法制特色的王朝是(A)A秦B西汉C东汉D唐15.明代市民文学的主体象征--小说,发源于(D)A唐诗B宋词C元曲D宋元话本16.殷商时期的文化是神本文化,下列不是殷商时期文化特征的是(D)A宗天B尚鬼C嗜酒D以蓍草占吉凶17.下列诸子人物中,不是军事家的是(C)A吴起B孙武C苏秦D孙膑18.西汉时的司马谈将"诸子"概括为阴阳、儒、墨、名、法、道德六家。六家之中,对后世影响甚巨的是(A)A儒、墨、道、法B儒、墨、道、名C儒、道、法、阴阳D儒、道、墨、阴阳19.第一个在吸取诸子学说精华的基础上对原始儒学进行全面清理和升华的儒学大师是(C)A荀卿B孟轲C董仲舒D韩愈20.被后人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千古巨著是(C)A《诗经》B《春秋左氏传》C《史记》D《庄子》1、古代从神本文化向人本文化转变,有几方面的表现。下面所列有一个不是这一转变的表现,它是:(A)A从铁器的出现可以看出B从卜筮的方法可以看出C从周人重"德"的风尚可以看出D从周代的宗法制度可以看出。2、战国时期,我国士文化首度崛起,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不属于这种原因是(D)A当时的经济基础出现了大的变化。B教育从巫那里下放,出现了私学。C当时诸侯为求富国强兵,纷纷延纳贤士。D征伐战争使得原来的奴隶获得人身自由,成为士。3、先秦文化终至统一,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C)A诸子学术逐渐消亡B秦始皇统一了文字C政治上的大一统D汉武帝独尊儒术4、道教的出现是在(D)A先秦时期B秦汉之际C西汉时期D两汉之际5、佛教传入中国的时间是(D)A先秦时期B秦汉之际C西汉时期D两汉之际6、魏晋时期玄学兴盛,其所谓"玄"主要是源自"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此语出自(B)A《论语》B《老子》C《庄子》D《周易》7、唐代寒士崛起在制度文化上的保证是(B)A太宗对道教的崇奉D科举制的实施C武则天的圆融三教D韩愈的排佛8、唐代吸收外来文化最集中的地方是(D)A敦煌B洛阳C河北D长安9、唐代文化高度发达,代表性的种类也很多,下面所列不能代表唐代文化的是(B)A诗歌B钟鼎C书法D舞蹈10、"心性本觉"是(C)佛教的思想A印度B西藏C中国D南亚11、我国历史上文化南移经过了几个时期,其中第二个时期是(B)A战国时期楚文化的兴起B唐代的"安史之乱"C永嘉之乱D靖康之难12、宋型文化格调雅,神韵超然体现在(D)A宋画的淡远B宋诗的浅易C宋词的俚俗D宋文纡徐委备13、元朝灭亡南宋,导致了(C)A东部文化的西移B西部文化的东移C江南文化的大量北移D北方文化的南移14、体现元杂剧抒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