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学科学结构化板书的设计策略与方法杭州钢苑小学余化龙[内容提要]现今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板书缺失”现象较为严重。本文从若干教学实例分析了小学科学教学板书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结构化板书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重要性。本文详细阐述了小学科学结构化板书设计中的“展示科学探究过程”和“揭示科学概念建构”的理念,“结构树”、“结构表”的设计策略,以及结构化板书在不同主题的科学探究课堂中实际运用方法。[关键词]小学科学教学策略板书设计结构化一、从若干教学实例看板书设计存在的问题(一)常态课堂板书举隅下面是两则小学科学常态课堂中经常能看到的板书,左下图为Z老师在执教《斜面的作用》一课时所写的板书,右下图为M老师在执教《温度与气温》一课时所写的板书。(二)研究展示课板书举隅在某市小学科学名师(学科带头人)培养人选课堂教学观摩活动中,H老师在执教《像火箭那样启动小车》一课时所写的板书(如下图)。与此,不由得让人发出这样的感叹:板书,想说爱你不容易!(三)小学科学教学板书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1.板书地位的缺失课题:斜面的作用斜面能省力吗?课题:温度与气温阴凉无风?悬空通风?2近年来,多媒体辅助教学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许多教师认为,在课堂中使用板书,是“落伍”的一种表现,不能体现出“新”的课程理念。综观目前的小学科学课堂,没有板书的课要明显多于有板书的课。而在有板书的课中,凌乱无结构的板书要明显多于精心设计的板书。2.板书价值的缺失新课标下的科学课堂充满了“热闹”,使单调的课堂变得“生动”。凡是与“新”课程理念有关的都搬进了课堂。静默的板书在教师眼中已经失去原来的价值,或是像鸡肋一样在课堂中跑个龙套,或者像个过时的古董一般被遗忘在课堂之外。3.板书结构的缺失板书是通文字、符号、线条和图形等再现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从而达到最佳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手段。好的板书,不仅可以勾画出课堂学习中涉及的科学概念,而且也可以呈现出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和学生的思维过程。然而,目前这样的板书在课堂教学中少之又少,黑板上要么是教师随意地挥写几个自认为重要的词语,要么洋洋洒洒、毫无重点的罗列知识要点。二、小学科学结构化板书的意义(一)小学科学结构化板书的含义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是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按某种教学过程向一定的教学目标前进的活动。因此,小学科学结构化板书设计的目的就是要优化教学活动过程和教学资源,以促使学生在科学教学中获得概括化的科学认识。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结构化设计,是教师在一定的科学课堂教学理念的引导下,运用系统的观点与方法,对课题、重要概念(观点)、探究过程(主要为假设、实践方法、重要证据、结论等)几部分进行有结构地分析、组织、设计以及控制、完善,从而构筑成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板书最优化的系统结构,实现学生的有效学习。(二)结构化板书在建构科学概念中的意义结构化板书能帮助学生,通过对同类事物(现象)的观察与比较,舍弃事物(现象)的个别、非本质的属性,抽象出同类事物的共同的、本质的属性,概括形成概念或一般原理。比如,教科版四年级上册《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一课板书如下:3(三)结构化板书在掌握探究过程中的意义结构化板书能充分展示科学探究基本过程,即提出科学问题、进行猜想和假设、制定计划、设计实验;观察与实验、获取事实与证据;检验与评价;表达与交流。教师通过结构化板书指导学生对所经历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促进学生建立学习过程的架构,获得学习的意义。比如,教科版六年级下册《月相变化》一课板书:(四)结构化板书在提升科学精神中的意义结构化板书能帮助教师引导学生整理各种信息、实验数据和证据,对信息、数据和各种证据进行分析,在注重事实,尊重他人意见的基础上,应用科学的思维和方法,通过分析和归纳,找出规律,从而得出结论,促进学生求真、求实、实事求是品质的形成。比如,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热起来了》一课板书设计: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尺子振动皮筋振动声音是物体的振动产生的鼓面振动音叉振动⋯⋯月相变化情景呈现→成因假设→模拟实验→现象观察→推...